焦点日本鳗拟入CITES公约附录二,

日本鳗是目前全球鳗鱼养殖最主要的品种,资源若不积极保护与管理,未来必定会被列入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会直接导致鳗鱼捕捞与养殖的严格限制,以及外销买卖的基本禁止。日方官方估计,东亚地区日本鳗养殖规模将缩减为目前的20%左右。

鳗鱼为鳗鲡科(Anguillidae)、鳗鲡属(Anguilla)的洄游性鱼类,全世界总共有19种。在东亚,一直以来都是以日本鳗(Anguillajaponica)作为主要的养殖鳗种,原因是吃鳗鱼在日本是一种传统文化,尤其在夏天时的“土用丑日”(日本鳗鱼节)会特别食用鳗鱼,可以消除炎夏的疲劳。

厚烧日本鳗鱼寿司。日本鳗是目前全球鳗鱼养殖最主要的品种

日本是全球最大的鳗鱼消费市场,占全球总消费量的60%以上。但是鳗鱼目前尚无法商业化的人工繁殖,因此目前的养殖鳗鱼,只是将捕获的天然鳗苗放入池中饲养长大的。而近数十年来,由于河川栖地破坏、人为滥捕、以及气候变迁等等因素影响,天然鳗鱼资源数量大减,无论是鳗苗还是河川中鳗鱼亲鱼的数量,均出现了急剧减少的现象。

在年代,光是日本一年的河川成鳗捕捞量就超过吨,而近年已锐减至不到吨。同样的,年代时,东亚地区每年的鳗苗捕捞量可以轻易超过吨,而近年已锐减至平均不到50吨,资源减少的态势十分明显。由于鳗鱼的人工繁殖技术还未达到量产阶段,至少还需要5-10年以上方有机会,鳗鱼资源的枯竭危机,如今已成为鳗鱼产业的严重警讯。

鉴于鳗鱼天然资源锐减,日本环境省于年已经将日本鳗指定为濒危物种。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UnionforConservationofNature,简称IUCN)将日本鳗以及美洲鳗列入红皮书的濒危物种,意指“不久的将来野生濒危可能性较大的物种”。

虽然IUCN红皮书本身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不会直接导致鳗鱼养殖与贸易的禁止,但是随之而来的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onventiononInternationalTradeinEndangeredSpeciesofWildFaunaandFlora,CITES,又名华盛顿公约)会议,可能会讨论是否将日本鳗与美洲鳗列入附录二物种(CITES系藉由国际合作,防止因国际贸易致稀有或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的灭绝,以达保护的目的,该物种附录分3类:附录一物种系完全禁止商业性贸易;附录二物种必须检附非违法捕获以及此输出不危害此物种存续之证明文件;附录三物种为保育国要求缔约国协助管理)。

其中欧洲鳗(A.anguilla)于7年6月第14届缔约国大会决议中,被列入附录二极度濒危物种,9年3月CITES贸易管理生效,欧盟科学组织认为,因无法评估欧洲鳗的资源量,致无法判定出口不影响资源的存续,建议欧盟不予核发出口许可文件,因此自年1月起,欧盟决议除旧库存外,禁止输出欧洲鳗至欧盟以外地区。中国长期以来欧洲鳗的养殖也因此遭逢打击,由过去高峰期每年进口动辄超过吨的鳗苗,到近年迅速萎缩至10吨以下(走私进口)。

由于年美洲鳗鳗苗产量大降,美国针对鳗鱼养护与管理议题公开征求意见,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ildlifeConservationSociety)已要求在CITES第17次缔约国会议(年9月24日在南非举行)向CITES提案(提案截止日为年4月27日)。

此外,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TradeRecordAnalysisofFloraFaunainCommerce,简称TRAFFIC)与IUCN出版的报告指出,日本鳗因资源枯竭,造成各国采捕其他鳗种的鳗鱼,因此建议将所有鳗鱼皆列为CITES附录物种加以保护。

而年6月于日本札幌举行的第八次“国际性鳗鱼资源养护管理非正式会议”,各国决议对明年度的日本鳗苗养殖配额保持不变,并未如预期进一步削减,因此CITES提案的可能性又增加不少。

日本鳗若是遭列入附录二物种,会直接导致鳗鱼捕捞与养殖的严格限制,以及外销买卖的基本禁止。日方官方估计,东亚地区日本鳗养殖规模将缩减为目前的20%左右。笔者推论,日本鳗资源若不积极保护与管理,依照现况发展,未来必定会被列入CITES附录二中。

政府与业界应及早因应,笔者在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成立官方国际鳗鱼管理组织;二、鳗鱼资源与养殖管理措施检讨;三、积极发展异种鳗养殖。(文/台湾大学渔业科学研究所生命科学系副教授,台湾区鳗鱼发展基金会董事韩玉山)

延伸阅读:《关于鳗鱼,你知道多少?》

鳗鲡目全世界有15科属种。我国产11科51属种。一些种类具有很高的肉用经济价值,如日本鳗鲡、海鳗。

说起鳗鱼,不得不先说它的读音,其实是念鳗(mán)鱼,又多少人念错了?

鳗鱼又称白鳝、白鳗、河鳗、鳗鲡、青鳝、风馒、日本鳗。鳗鱼是指属于鳗鲡目分类下的物种总称。

鳗鲡目(Anguilliformes)体延长,圆筒形,无腹鳍,仅化石种类古鳗属(Anguillavus)及尾鳗属(Enchelurus)具腹鳍,腹鳍腹位。背鳍与臀鳍均长,常与尾鳍连在一起;各鳍无棘。鳔有时具鳔管;体被圆鳞或无鳞。无中乌喙骨及后颞骨,上匙骨若有则连于脊柱;前颌骨不分离,多与筛骨愈合,形成上颌的前缘;无基蝶骨,通常无续骨;脊椎骨数目多,可达个;具上肋骨和肋间骨。

几乎所有鳗鲡目鱼类都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水域,大部分种类均在太平洋水域(印度、马来半岛、美洲沿岸)。一些代表种类也栖息于巴拿马海峡东岸和西岸,少数进入北方生物带,这些主要是深水性鳗鱼。肉食性,少数营寄生生活。本目鱼类在生殖时游离海岸,卵产在很深的水中,产浮性卵,受精卵发育经过变态,仔鱼身体透明呈叶状片,不同种类的变态经过不同的时期,变态后的仔鱼通常游向近岸。

据海鲜指南了解,鳗鲡产卵和大麻哈鱼正相反,为降河洄游,而且一入海就跑得无影无踪,因此从上世纪至今人们一直无法摸清其繁殖规律,不能人工育苗,目前仍靠捕捞天然野生苗种养殖。

鳗鲡目全世界有15科属种。我国产11科51属种。一些种类具有很高的肉用经济价值,如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海鳗(Muraenesoxcinereus)。

鳗鲡科

鳗鲡科(Anguillidae)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主要生长地为温、热带水域,能自由出入咸淡水,一般在淡水中生长。亲鱼在秋季降入深海产卵,卵受精后发育成透明的柳叶状小鱼(也称细头鱼),经变态发育后为成鱼状,进入淡水中生长。常见的为鳗鲡亦称“白鳝”、“青鳝”等。能用皮肤来辅助呼吸,因此能离水生活一段时间。是上等食用鱼。

欧洲鳗鲡Anguillaanguilla

澳洲鳗鲡Anguillaaustralis

全世界1属15种,包括:欧洲鳗鲡Anguillaanguilla、澳洲鳗鲡Anguillaaustralis、东印度洋鳗鲡Anguillabengalensis、菲律宾鳗鲡Anguillabicolor、短头鳗鲡Anguillabreviceps、西里伯鳗鲡Anguillacelebesensis、长鳍鳗鲡Anguilladieffenbachii、意大利鳗鲡Anguillahuangi、苏格兰长鳍鳗鲡Anguillainterioris、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印尼长鳍鳗鲡Anguillamalgumora、花鳗鲡Anguillamarmorata、太平洋长鳍鳗鲡Anguillamegastoma、非洲长鳍鳗鲡Anguillamossambica、非洲云纹鳗鲡Anguillanebulosa、黑鳗鲡Anguillanigricans、棕鳗鲡Anguillaobscura、澳洲长鳍鳗鲡Anguillareinhardtii、美洲鳗鲡Anguillarostrata。我国产8种。

日本鳗鲡(鳗鲡)Anguillajaponica

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为降河性洄游鱼类。分布于马来半岛、朝鲜、日本和我国沿岸及各江口。捕捞季节每年春秋两季。现在多为人工养殖,产地粤、闽、浙、苏产量较多。产卵期为春季和夏季。绝对生殖力70万~万粒。产卵场在以琉球海沟为中心的海域。产卵水温23~25℃,水深~米,盐度35以上。产卵在水域中层。肉细嫩、味美、营养丰富,是重要经济鱼类。

花鳗鲡Anguillamarmorata

花鳗鲡(Anguillamarmorata)又名花鳗、雪鳗、鳝王、乌耳鳗、芦鳗、溪鳗。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各省区以及沿海地区。近年来,由于其生存环境的恶化,花鳗鲡在中国境内已经十分罕见,仅见于南部海南省的附近海域。体背为淡灰黄色,并密布有许多不规则的棕褐色斑。腹侧为白色或淡蓝灰色。通常栖息于热带及暖温带地区的河口、江河、湖塘、河溪及沼泽地带,喜在夜间活动。主要以鱼、虾、蟹、蛙、蛇、鸟和小型兽类等动物为食,也吃落入水中大型动物的尸体。生殖后亲鱼即死亡,卵则在海流中孵化。

美洲鳗鲡(幼鱼)Anguillarostrata  

美洲鳗鲡Anguillarostrata

康吉鳗科

康吉鳗科(糯鳗科)(Congridae)全世界32属约种,我国产12属8种。分为3亚科:康吉鳗亚科Congridae、渊油鳗亚科Bathymyrinae、异康吉鳗亚科Heterocongrinae。分布于热带到冷温带,大部为深海鱼类。多为海产,少数亦进入淡水。一般栖息在近海,尤以多岩石的岸边居多。以小鱼、贝类等为食。多数种类在较深的海中产卵,幼鱼在浅海处发育长大,早期有变态现象。可食用。我国产2种:日本康吉鳗Congerjaponicus背鳍始于胸鳍上方或略后,胸鳍后部无显著黑斑,分布于黄海和东海;灰康吉鳗Congercinereus背鳍始于胸鳍中部上方,胸鳍后部有黑斑,分布于东海和南海。

美洲康吉鳗Congeroceanicu

  

美体鳗Pisodonophiscancrivorus

日本园鳗Pisodonophisjaponica

蛇鳗科

蛇鳗科(Ophichthidae)栖息于暖温带及热带海洋到近岸浅水区,个别种类进入河口及淡水中。穴居于泥沙底质的低潮区或近岸处,吞食蛭、蛤及其他底栖动物,有些成为蛏田养殖中的主要敌害。有些种类会模拟海蛇的体色,但可由蛇鳗本身“不具有鳞片”及“非扁形尾”两大特征加以区分;有些种类全身为黄褐色或土黄色,可以使自己融入环境中,也是一种伪装欺敌的体色。肉味美,可供食用,也可作钓捕鲨鱼的饵料。全世界有52属约种,我国产15属32种。

杂食豆齿鳗Pisodonophisboro

狼牙恐怖蛇鳗Aplatophischauliodus

  

斑竹花蛇鳗Echiophisintertinctus  

弱头鳗(幼鱼)Leptocephaluslarva

海鳗科

海鳗科(Muraenesocidae)体长一般约50-厘米,最大可达厘米。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全世界共有4属8种,我国产海鳗属Muraenesox和细颌鳗属Oxyconger,共2属5种。

海鳗Muraenesoxcinereus  

印度原鹤海鳗Congresoxtalabonoides

海鳝科

海鳝科(Muraenidae)为热带和亚热带海产鱼类。全世界有15属约种,我国产11属58种。分为海鳝亚科Muraeninae和尾鳝亚科Uropteryginae。裸胸鳝属Gymnothorax是海鳝科最大属。世界约有80种,我国产34多种。栖息在热带及亚热带海洋珊瑚礁附近。中国分布于东海及南海海域,为珊瑚礁鱼类重要的类群。常见种类有网纹裸胸鳝、异纹裸胸鳝、波纹裸胸鳝及匀斑裸胸鳝等。黄边裸胸鳝、斑点裸胸鳝、波纹裸胸鳝和花斑裸胸鳝肉有毒,可致人死亡。

条纹蛇鳝(斑马裸海鳝)Gymnomuraenazebra

多带蛇鳝Echidnapolyzona

鸭嘴鳗科

鸭嘴鳗科(Nessorhamphidae)全世界计6属约38种。分布于三大洋之热带到温带暖水海域。深海底栖鱼类,栖息深度可达米以上。

吉氏小鸭嘴鱼Facciolellagilbertii

野鸭嘴鳗Nettenchelysexoria

蚓鳗科

蚓鳗科(Moringuidae)全世界计2属约6种。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及西大西洋之热带海域。海洋砂泥底栖鱼类,有些种类则分布于河口区,甚至可发现于河川下游。

赖塔蚓鳗Moringuaraitaborua

前肛鳗Dysommaanguillare

前肛鳗(Dysommaanguillare)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暖水性小型鳗鱼。一般体长15~45厘米,栖息于沿岸浅海,有时进入河口一带。

线鳗科

线鳗科(Nemichthyidae)全世界共有3属9种。

线鳗Nemichthysscolopaceus

喙吻鳗Avocettinainfans

锯犁鳗科

锯犁鳗科(Serrivomeridae)全世界计上述之2属约10种。分布于世界三大洋之热带到温带海域。栖息于中层海域之鳗类,栖息深度在-米左右。

锯犁鳗Serrivomerbeanii

前鳍锯犁鳗Stemonidiumhypomelas

以上部分内容参考自“中国动物科普网”,感谢黄海水产研究所梁友老师对本文提供的支持与帮助!

转载声明

本文为海鲜指南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海鲜指南(-guide)”。

海鲜指南一起探寻全球最好的海产品!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mane.com/hmjz/56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