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m.39.net/pf/a_4626906.html
原载《史学集刊》年第5期。
环境争议中的知识生产——基于法铝集团海洋倾废案的考察肖晓丹(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摘 要:20世纪60年代,隶属于法铝集团的加尔达纳氧化铝厂通过修建陆地和海底管道,将大量铝土矿残渣(俗称“赤泥”)倾入地中海。为了使社会各界认可和接受该项目,法铝集团通过资助研究、话语重塑、诉诸权威、传媒运作、直观呈现等知识生产策略,试图将赤泥“无毒”“惰性”“无害”的论断合法化。半个多世纪以来,反赤泥的科学界人士和民间环保团体从起初粗浅的感官认识,到后期越来越倚重科学依据来证明赤泥的环境风险,不断挑战官方科学话语的权威并参与话语生产。—年,地方政府允许加尔达纳厂继续排放加压过滤后的废液,由此触发了新一轮的环境争议。事实证明,反海洋倾废运动促进了环境风险知识的再生产,参与塑造了法国当代社会对于技术风险和环境公害的认知。
关键词:法铝集团;海洋倾废;环境风险;知识生产
对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而言,铝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有色金属,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电力电子、建筑建材、航空航天、武器装备、包装等工业领域。氧化铝是生产原铝的基础原料,又称为矾土。今天,全球95%以上的氧化铝由铝土矿精炼而成,采用的是拜耳法工艺(Bayerprocess)。自年问世以来,拜耳法工艺一直被视为从铝土矿提炼氧化铝的最高效的生产工艺,即将粉碎后的铝土矿矿石与高浓度苛性钠溶液相混合,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铝土矿中的氧化铝和苛性钠发生反应,生成可溶解的铝酸钠,析出的氢氧化铝经煅烧后形成氧化铝。而未与苛性钠反应的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最终形成固体残渣,因含大量的氧化铁,故外观呈红色,俗称“赤泥”。赤泥中的强碱性化学物质难以被脱除且含量较大,因此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赤泥中还包含砷、汞、铅、铬、钛等重金属,并含有放射性微量元素,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随着铝工业的迅猛发展,“到年年底,全球赤泥堆场贮放的赤泥总重高达30亿吨,并且以每年1.2亿吨的规模增长”。[1]作为地球上体量最大的工业副产品之一,铝土矿赤泥的堆存需要占据大量空间,对土地、水源、空气和生态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而赤泥的无害化利用和大规模资源化至今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20世纪60年代初,作为世界铝冶炼业巨头之一的法铝集团[2]决定修建陆地和海底管道,将加尔达纳氧化铝厂的赤泥直接排入深海,该项目虽然激起了工厂周边市镇和环保人士的强烈反对,却仍然获得政府的批准。由于排放许可证被一再延长,该厂的海洋倾废行为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堪称20世纪法国最大的环境污染公共事件之一。
20世纪60年代的反赤泥运动已经引起法国工业史学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