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友谊总会萌发于意想不到之处。
在自然界,每一个物种都有它自己的“闺蜜”、“哥们儿”,它们依赖于彼此生存,相生相惜,生态系统也因它们的“友谊”而得以流畅运转。
狐猴与树狐猴是马达加斯加的本地居民,并与马达加斯加丛林里的树木建立起了深厚友谊。它会毫不留情地从树木那里摘得果实来饱腹,但同时又非常具有哥们儿义气,因为树木生命的延续,狐猴功不可没。
每当狐猴享受完一顿丰盛的“果餐”后,无法被它消化的果核会从肠道中排出,而这些果核的发芽率比一般自然形成的种子高3倍!另外,狐猴喜欢在丛林里跳来跳去,其独特的排泄方式,会让“肥料”在它玩跳的瞬间洒向丛林,为树木的生长提供养料。
狐猴与树的友谊支撑起了一个健康、多样的丛林,而森林砍伐却让狐猴不断失去它的朋友,致使90%的狐猴正在面临生存困境。
而没了狐猴,马达加斯加的丛林会面对怎样的未来,人类又将面对怎样的未来,这都将是一个问号。
石斑鱼和海鳗为什么居住在开阔水域的石斑鱼会和生活在暗礁里的海鳗成为战友!?
一条珊瑚鱼为躲避石斑鱼的追击藏到了珊瑚里,这时,只见石斑鱼摇了摇头,不到一会儿海鳗就赶到了,原来石斑鱼通过摇头向海鳗发送了求助信号,海鳗的到来就是为了帮石斑鱼搜寻猎物。
如此一来,猎物在暗礁和开阔水域之间进退失据,只能举白旗投降,成为石斑鱼或海鳗的“盘中餐”。
石斑鱼和海鳗强强联手,取各自所长,来帮助对方提高捕猎的成功率,这战友交得此生无憾啊!
三文鱼和清洁鱼全球70%的三文鱼都来源于人工养殖,它们被饲养在一种开放式的网箱里,而由于生活空间狭小,人工养殖的三文鱼相对于野生三文鱼来说,更容易招惹寄生虫。其中,海虱便是一种会在三文鱼中引发大面积病毒感染的寄生虫,这无论是对三文鱼本身或三文鱼市场都非常不利。
不过,聪明的渔民们为三文鱼“引荐”了一位“医生”朋友——清洁鱼。
这种鱼以寄生虫、细菌等作为食物,它会用尖尖的长嘴吃掉三文鱼身上的海虱,自己饱餐的同时还能为三文鱼消除病患,从此两鱼和睦相处,相亲相爱。
小丑鱼和海葵早在年的电影《海底总动员》中,小丑鱼和海葵这对大海里的“好朋友”就被世人知晓。
由于海葵能分泌一种致命性的神经毒素,所以大多数鱼类都对它十分敏感,海葵便以此为“武器”,既可以击退捕猎者,又可以用来杀死猎物。而在浩瀚的海洋中,小丑鱼却能成为它的“闺蜜”,小丑鱼能利用自身的黏液作为防护,以免受海葵毒素的影响。
此外,小丑鱼还可以通过隐藏在海葵中来躲避捕食者的追击。而作为回报,小丑鱼也会帮助海葵驱走身上的寄生虫,并用自己明亮的颜色帮助海葵吸引猎物。
食人花和葡萄藤这对“朋友”的友谊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互帮互助,而是通过一方的无私付出来让另一方的生命延续。
浑身散发着尸体般腐味的寄生食人花,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于“花”的美好想象。它没有根,没有茎,没有叶绿素,只能通过借助另一种植物来获得生存下去的动力。而葡萄藤的挺身而出为食人花送去了希望,它肆意的钻进葡萄藤中汲取营养,不断成长,最终从宿主的体内挣脱而出,长成地球上草本植物中花絮最大的植物。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氮,但问题是,空气中的氮都无法被很多植物直接利用,而豆科植物就没有这样的烦恼,因为它有一个铁哥们——“根瘤君”,它们的友谊还被间接的载入历史手册了呢。
根瘤菌通过侵入豆科植物的根部,形成根瘤,并寄居在豆科植物的根系中,依靠豆科植物提供的养分存活。作为回报,根瘤菌会通过体内的固氮酶,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豆科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化合物(例如氨),帮助它茁壮成长。
有了根瘤君的帮忙,豆科植物还被冠以“生物固氮工厂”的美誉,是肥田的不二之选。在中国,早在年前人们就开始栽培大豆,除了用作粮食,还被用来和其他作物间作和轮作,以增加土壤肥力。公元前一世纪的《氾胜之书》中就谈到了瓜类与豆类的间作;公元五世纪的《齐民要术》中也指出了豆类与谷类套作轮栽的好处。
为了将祖先古老的智慧延续下去,请猛击下方“阅读原文”,帮助根瘤君进击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