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鳗长得像蛇,身体呈长筒形,头尖长,尾部侧扁。除了傍晚和凌晨,海鳗一般都会安静地藏在泥沙里。浪大水浊时,就外出觅食。海鳗游泳速度极快,行如闪电,被海鳗锁定的猎物,鲜有逃脱魔掌的机会。
大多数拥有锋利牙齿的食肉动物,往往是利用牙齿撕咬来捕获猎物,而海鳗不同。海鳗的捕食方式,与美国科幻大片《异形》中外星怪物的捕食方式非常类似。在发现猎物时,海鳗会张开巨口,以闪电般的速度靠近猎物,利用前端有锋利牙齿的上下颌夹住猎物。
同时,它带有极富攻击性牙齿的内颌就会自咽喉后部跳出来,直接将猎物拖入腹中,如同真空吸尘器一般。海鳗这种特殊吸食”猎物的捕食方式,科学家还没有发现自然界其他生物采用过,所以这成了海鳗生存的重要条件,也是其远离其他竞争生物的一种方式。
传说中的海鳗曾是凶残的海兽,只要被海鳗咬一小口,就会有生命危险,而且海鳗还会攻击深海中的潜水员,一旦有人涉足它的领地,它就会紧紧咬住人的胳膊或者大腿,然后将其拖入深不见底的海底,直至淹死。
其实海鳗没有传说那么可怕。科学家研究发现,海鳗的牙齿里并没有毒腺,对人类的最大威胁是咬住人不松口。海鳗非常执着,只要它锋利的牙齿咬住一小口,就不会松开,所以被海鳗咬过的伤口往往容易发炎。
当然,海鳗也会主动攻击人。但是科学家发现,海鳗往往在繁殖期才会主动攻击人。多数情况下,海鳗还是比较羞涩、腼腆,躲在深水中,不轻易出来,更不会是传说中的那种吃人妖魔了。
海鳗习惯于栖身于泥沙之中,一般位于水下50~80米的沙泥区。
尾巴的长度大于头和躯干的长度之和,一般在35~45厘米,也有的身长超过60厘米。
身体表面光滑无鳞,有鳍和侧线,背鳍与臀鳍和尾鳍相连。
海鳗的嘴巴特别大,舌头附着在嘴巴底部。在海鳗的大口里,藏着许多银灰色的锐利的牙齿,最为强大的是位于上下颌前端的大型犬牙。海鳗上颌突出,略长于下颌,上下颌各有3排牙齿,上颌牙一般有8~16颗,下颌牙6~7颗不等,而且上颌的牙齿往外倾斜,便于勾住猎物。此外,海鳗犁骨中间也有3排侧扁大牙,数量10~15颗,其中中间一排牙为三尖头,坚硬无比,牙基部位的前后各有1颗小尖牙,十分锋利。这些都是海鳗捕食的利器。
海鳗具有坏名声是有原因的。平时海鳗都是躲在泥沙和海底岩缝中活动,从不外出冒险,但是当它遇到危险的时候,海鳗就会逃出水面。海鳗在逃生的时候,习惯把头和上半部身体露出水面。要知道海鳗的外形像极了蛇,它在水面逃生的动作,又特别像毒蛇发起攻击时的样子,于是一些文学和影视作品,就把海鳗给“妖魔”化了。
海鳗的身长差别比较大,短的只有一两米,长的却有十几米,加上它类似毒蛇的行为,所以可怜的海鳗,就被冠上了很多不幸的名声。凡是毒蛇有的特征,都会强加给海鳗,久而久之,海鳗就成了水中“恶魔”。
科学家推测,各种不可解释的自然界的水怪”,比如说尼斯湖水怪,有可能就是受到威胁的海鳗。
经常钓鱼的人都知道,海鳗诡计多端,逃生有术,经常被捉住后还可以顺利逃生。
海鳗有锋利的牙齿,当上钩后,它会拼命地去咬鱼线;另外海鳗能够把自己的身体打一个活动的结,这个结既可以从身体前部移动到后部,也可以自身体后部移动到前部,当上钩后,海鳗的尾巴会先到线上,利用这种方法重获自由。
一旦海鳗上钩,一定要快速收线,将其拖到岸上,不能给它一丝喘息的机会。钓上岸后,取钩也非常麻烦,因为海鳗的身体非常滑,一般按不住,而且还会咬人。所以钓海鳗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