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权威 http://pf.39.net/bdfyy/xwdt/
投稿人的声明
我声明:
本次消费为我本人真实消费
没有任何特殊安排
店家对我此次消费会写成文章这事完全不知晓
我和店家没有任何利益往来
包括没有同业竞争和过往恩怨。
我所写的真实记录我作为一个普通消费到店后的感受
我的影像资料均为我本人拍摄
除了调光之外没有做任何后期滤镜美化
没有对摆盘进行美化。
真实反映菜品实际情况。
作者
专职不佛的柴犬(红字是我写的)
图片
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
分类西餐法餐
价格人均
看了一年多东亚的餐厅评测
被大神原生态的写作风格圈粉
很想模仿东亚的风格写一些自己吃饭的经历
但是打开文档后发现自己
似乎没有办法驾驭这种
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一发而不可收拾的才华横溢的文章
事实证明,你特么驾驭的很好~~~
怎么说呢,对于吃以及写作这件事情
要看要学要体验的还很多啊。
言归正传
我这次投稿的是一间西餐厅
坐标成都
有人看到估计会说你tmd是不是疯了
跑到成都去吃西餐?
嗯,大概吧
因为我不太能吃辣
也不是很能接受那种重油的料理
这时候某个知名点评网站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我打开成都页面
开始搜索
到底有什么不用太辣口味就可以驾驭的餐厅
日本料理就不考虑了
相信除了港澳台
魔都应该是大陆日料届的顶端了
香港和魔都,另外两个不如他们
那么西餐呢?
去年很的新闻就是
米其林著名厨师江振诚挂名在成都九眼桥
开了一家餐厅thebridge,玩味川菜
但他家菜量太大
一个人去估计会吃撑。
江振诚的八角哲学当年我看的很入迷
一个华人厨师写的斗牛犬模式的书
我之前批的那家集华人女性欢愉为一身的店
曾经反驳我时不时说么
我们的菜来自世界知名厨师
后来被我直接抽脸
是不是来自江振诚八角哲学多少页?
真有脸吹啊~~~~
然后继续搜索
“云时节”这个名字
稳当当排在了推荐靠前的位置
主厨李俊杰,澳洲华裔
受过正统法餐训练
这两年开始转型做融合式西餐(fusionfood)
曾经参加过某个央视的厨艺节目
颇有知名度
所谓的融合料理,起源好像是法餐革新
就是卢布松老爷子那边开始
后来有一家叫nobu的寿司餐厅
做的新派寿司又把fusionfood这个理念发扬光大
大致上概括就是西餐为基础,借鉴亚洲
主要是日本料理中的一些烹饪技巧或者是调味方法
在制作酱汁和烹饪食物的过程中
克制使用香料和黄油,力求口味轻盈
同时也提倡采用的原材料
最好都是本地有机食材
调味多元化
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请东亚指正。
这个说起来就长了
我以前文章里断断续续说过
法餐的演变,等我写最近的法餐厅时详细说吧
大概就是,吸收意大利后
从农家菜变成正餐
然后第一次革新后,走向现代
第二次革新后,走向简约
第三次革新后,弱化了菜系间的界限
也就是所谓融合
目前的革新,我个人用两个字概括
吃草。
听说云时节有自己的农场
餐厅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似乎口碑还不错
唔,那就去看看呗。
那就开始了啊。
嗯,开始了呢~~~~~~~~~~~~~~
1环境
“云时节”位于成都高新区
那个地方是成都未来发展的重点地区
办公楼林立
距离传统的市中心有很大一段距离
我从天府广场打车到那边,花了30多块
对了,当地出租车是8元起步费
后来吃完饭散步消食才发现
1号线地铁的出口就离餐厅不远
所以回程我就改坐地铁了
不过餐厅的位置和装修
怎么说呢,就是如果去过香港
你就知道会有很多楼上餐厅,楼上书店
这个“云时节”也差不多
就躲在一个商务楼的二楼
入口就是一个窄窄的楼道
如果不是玻璃幕墙上放着云时节三个字
我估计都没有勇气上楼
对啦,这里就一个入口
就是大楼里的疏散楼梯那种口
也没有电梯,层高也很高
我绕了两圈才摸上去
之前扭伤过脚踝
没有电梯就觉得上楼好辛苦啊
这个标牌,好LOW啊~~~~感觉
餐厅分为两层,布置的很ins风格
有一面白墙上布满了绿叶和粉色的花
走近一看,假的。
餐厅里面位置不多
餐桌与餐桌的距离也很疏朗
这点比较不错,但实话讲
走进去挺像人家美容院
或美甲店的不知道为什么
落座,服务生送来了柠檬水
饭前洗手,顺便去参观了他们家的洗手间
我是这样的习惯
如果洗手间一塌糊涂的话
我就立马走人
毕竟卫生第一嘛
就算是表面功夫也要做到
更何况这家人均还不低
他们的卫生间,嗯,怎么说呢?
干净还好吧
就是好像商场里比较一般的卫生间
倒是没有异味,男女混用
两个卫生间中间有一条走道
被神来之笔安排了一个台阶隔开
台阶上安了一个横躺枯木样子的洗手水槽和假竹林
审美真是一言难尽
而且凹凸不平
还有台阶的设计一点也不无障碍
我这个残障人士走路都要小心翼翼
东亚的风格
人均以上是要写餐具的
这个餐具就有点丢分了
磨损严重不说,淘宝上找找,还很便宜
黄油刀也是不配套的,感觉像是随便淘来的
盘子我没有翻开看
后来的牛排刀稍微好一点
牌子是那个见得挺多的小苍蝇
酒杯是我在特力屋常见的rona
这个餐具,太LOW了。。。。
真的不行,人均这些玩意。。。。
我有一点惊讶,因为就算在上海
这个人均的餐厅也不会那么敷衍
2
菜品
好了,开始说菜了
餐厅提供的是三种套餐
第一种是夏季基础套餐
五道菜,
第二种夏季特别菜单
海椒宴,十一道菜,
第三种是*珍珠套餐
综合了前两种套餐里的特色,七道菜,
我想,我还是尝一尝他们家的基础菜单吧。
服务生问了我有什么忌口,牛肉要几分熟
应该是之前打确认电话的时候没有问忌口
就问了你来不来
这点我想既然你做了
就要做好,可以改进一下
最好提前问客人忌口的东西
其次牛肉要几分熟
我个人觉得
在这样一个主厨个人色彩强烈
又强调菜单设计的餐厅
就把熟度交给厨师拿捏就好
看他们会有怎样的处理
点了一瓶葡萄酒,雷司令
价格还好,冰的温度还好,开酒有点生疏
然后很快餐前面包就上来了
只有一种
服务生介绍是自家做酵母发酵制作的
外皮很脆,里面气孔均匀,弹性很好
是我偏爱的口感
搭配的并不是黄油
而是自己制作的松露兔肉酱
抹酱的调味不是很重
上面的酱汁除了黑胡椒外还加入了一点点酱油吧
所以口味很像
我妈做的酱鸭的那种淡淡的甜甜的味道
说实话,我吃着一般
在没有开胃小菜的前提下
我觉得面包和抹酱就是打开味蕾的第一步
卢布松的鹅肝波特酒慕斯
或者我曾经喜爱已经关门的寻味巴黎
他们家的兔肉酱用第戎芥末调味
就非常的开胃
但这两家店都是走小酒馆风格
做的东西比较敦实。
云时节的抹酱已经给套餐定了基调了
就是自制,轻盈
哪怕是鹅肝和兔子肉
我问服务生你们家有米有黄油
人家耸耸肩,说没有提前准备(wtf?)
再问有没有油醋汁
总算给我去厨房调和了一点
不管他们怎么想,面包配黄油
最好是调味过的,是我的最爱啊
我私心希望餐厅提供餐包的情况下
可以考虑同时上黄油和自制抹酱。
没有这种说法,为了刻意的轻盈
这些基本的都不配
喝一口酒,继续。
3
第一道菜:蓉器
装在一个小钵里,食材主要是蓝口贝肉
本地青菜泡沫,以及冬瓜球
颜色翠翠的很有夏天的感觉
也是菜单的常驻菜品
据说里面的食材会根据季节调换
蓝口贝青口贝,都是贻贝
厨师处理地的方法其实很常见
但是调味非常和谐,贝肉很鲜嫩
没有很明显的我讨厌的那种贻贝的腥气
泡沫也不是单纯的噱头,有淡淡的甜味
盖在蓝口贝上起了提鲜的作用
里面的冬瓜球可能因为是要造型的缘故
过生了,或者按照服务生的介绍
是要丰富这道菜的口感,有软有硬
后来我发现主厨很执着每道菜
都在追求着这种口味的平衡
在吃完蓉器后
服务生又端上来一盘小食
这是用贻贝磨粉做的龙虾片
被有技巧地堆叠在一堆贝壳上
还有一小盅发酵番茄汁
也是淡绿色,微酸,淡淡地鲜咸
给的建议是和龙虾片一起吃
我试过以后,觉得单吃就很好了
龙虾片比较一般,这碗番茄汁可以
我想这就是开场了吧
把同一种食材,用两种方法来呈现
让食客产生对比的乐趣
嗯,是用了心思的
想法不错
不过也是常见的路数
4
第二道菜:松露温泉蛋
服务生特意强调
主厨采购了最好的澳洲松露,
一万三哦
这。。。。。。我突然感到一丝尴尬
恰巧此时,菜来了
抱歉,松露呢?
我就开到盖住温泉蛋的是一层松茸刺身
这是甘孜的松茸
服务生补充
好吧,我扒开蛋和松茸
终于发现里面和黑胡椒那样的
星星点点的松露
这一万三可真是省着用呢
不过这道菜很好吃啊
废话,温泉蛋和松露松茸拌着能不好吃吗?
只是我很不懂
为什么要把它们都放在同一道菜里
即使这是松茸的季节
打个比方
就好像在一碗加了两片大葱葱白的羊肉汤面里
又撒了一层小葱
我到底是吃大葱的口味还是小葱唱主角呢?
这样强行装逼好吗?
温泉蛋里还混了切碎的藕丁
口感挺丰富,建议用勺子
真的好吃,我吃完了
还用面包把盘子擦干净了
我不知道主厨把松茸和松露这样一起做
是基于什么考量
如果真的是如前所说
很在意均衡和口味的层次的话
这样做,显得,太食材堆砌了
5
第三道菜:非一般的鸭先生
服务生送了我一杯红酒。好评
然后厨师推了一只颜色枣红
躺在肉桂上的肥鸭子到我面前
他们的招牌菜,非一般的鸭先生
用的是剑阁本地的土鸭
鸭肉用了风干熟成
然后在烤制过程用用了肉桂来熏
我看着好开心,我喜欢鸭子
然后可怜的鸭先生被推下去改刀
一份是四分之一的鸭胸
搭配的酱汁是怪味的
里面用了香蕉和树莓一起熬制
配菜有葡萄和茭白
鸭肉上撒了开心果碎
和二荆条辣椒磨成的粉末
我切了一口吃,哎呀,太好吃了
就是我喜欢的口味——我吃菜偏甜
而且鸭肉非常柔软又耐嚼,肉感非常丰腴
这道菜用了川菜的味型
中式的风干加上西式的熟成
不像是法餐中那种生鸭胸那样渗人
甜,辣,酸,咸都平衡地很好
一点也不腻
中场休息下
嗯~~~~~~~~~~~~~~
听能写的~~~~~~~~~~~~~
6
第四道菜:牛肉
吃完之后,接力一样
又一大块风干牛肉被厨师推上来科普
店里入了新设备
可以做干式熟成的牛肉了
草饲的澳洲牛肉,熟成的天数不多
味道中规中矩,五成熟
倒是旁边烤熟的大葱,又甜又糯
配着牛肉可好吃了
7
第五道菜:山海
红酒喝完了,休息了一下
服务生上了第五道菜——山海
海鳗和南瓜,摆的好看
然后服务生很有仪式感地
把南瓜汤当着我的面浇上去
耸肩,你们高兴就好
还是建议我一勺到底,格机尴尬了
我一勺下去,南瓜太硬,根本切不断
没有办法体面地
把南瓜和鳗鱼一起送到我的嘴巴里
和第一道菜我差点把冬瓜球弹到外面一样
南瓜子还沾在了我的汗衫上。。。。。。
作为一个重度妈宝
我压力真的很大
后来回酒店好好洗了半天,终于搓掉了
吸口气,回上海不被妈妈骂比什么都重要。
口味没有记忆点
就是海鳗和南瓜嘛
鳗鱼和甜的南瓜味。一般
8
加送菜:冰霜
这是加送了一份清口的冰霜
和外面的红糖有点不一样
底层有香茅啫喱,中间手搓冰粉
上层是蜂蜜冰霜
拌在一起吃,淡淡的蜂蜜味道
香茅啫喱的胶质感和冰粉不同
嚼劲小反差,但是味道过度不明显
并没有像服务生说地那么特别吧
就是一碗蜂蜜红糖冰粉
我记得在上海的thepine
他家赠送的桂花刨冰就好吃多了
蜂蜜刨冰,上面撒了金黄的桂花
用勺子挖开来,还有樱桃酱
味道就组合地很好,很有层次
有挖掘的乐趣
云之味的冰粉,一般
9
甜品:酸甜
最后是压轴的甜品:酸甜
继续维持清淡的口感
龙泉水蜜桃做的桃子冰霜
桃子片,用树莓啊,玫瑰啊,香槟啊浸过
和冰霜堆在一起
吃惯了上海和无锡水蜜桃的人表示
龙泉的桃子不行哇
就是口味看似调了很多
但实际上吃还是单一的
就是桃子开会而已。弱了
尽管我喜欢水果类的甜品
没有餐后的小甜点了
雪葩,这种餐厅肯定是用雪葩机做雪葩了~~
就是跟客人表示下,我们很高级~~~
10
服务
服务很好,比较专业
清洁台面,上餐,讲解
如果客人有问题,会即时解答
不清楚的就去厨房问
你有什么需要他们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