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聚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活圈
来源:新华网相关新闻转载量约篇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近日出台,聚焦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合作,共建人文湾区和休闲湾区。
规划提出,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增强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繁荣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02享服务,消费增长的最大空间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相关新闻转载量约篇
从医疗保健、教育培训到旅游、餐饮、家政,服务作为一种商品,正走进越来越多普通家庭,在消费中的占比也日渐走高。
疫情下,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智能体育蓬勃发展,深度保洁、汽车保养等传统服务也纷纷“触网”,更让消费者体验到服务的不可或缺。
类目多、增速快,实际上,服务消费早就悄然占据了中国居民消费的“半壁江山”。有数据显示,年,中国人均服务业消费支出接近1万元,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5.9%。
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提升,这也是居民消费的客观规律。“当前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物质方面的需求满足程度不断提高,对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就日益增长。服务消费主要满足人们这方面的需求,增速和占比持续提高。”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说。
随着服务消费需求走高,其发展短板也逐步显露。在赵萍看来,当前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这也成为目前制约服务消费的主要因素。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认为,我国服务消费领域存在法律法规滞后、服务网点布局不合理、部分业态短缺、个别领域准入条件不合理、证照办理流程繁琐、监管不够合理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服务消费的发展。
国家发改委披露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线上经济快速发展,但相对于实物消费,服务消费网上销售仍是“短板”,占比不到20%。
据介绍,国家发改委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出台促进服务消费的新举措,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数字智慧文旅、在线教育培训、智能体育等服务消费新模式,引导传统服务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海外版03国铁集团新年计划:万亿营收目标高铁浮动定价
来源:北京商报相关新闻转载量约92篇
1月4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晒出年“铁路成绩单”。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国铁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陆东福说,年,国铁集团将扎实推进川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逐步推广高铁票价差异化的浮动定价机制等服务举措。
根据国铁集团工作目标,年国家铁路预计将运送旅客31.12亿人,同比增长43.7%,发送货物量37亿吨,同比增长3.4%,铁路经营总收入预计为亿元。国家铁路将投产新线公里左右。
图片来源于网络04北京消费券累计实现销售额.2亿
来源:北京青年报相关新闻转载量约69篇
自年6月6日启动的“北京消费季”圆满收官。市商务局1月4日发布统计数据,北京消费季累计发放餐饮购物消费券、智能产品消费券和餐饮外卖消费券万张,实现销售额.2亿元,拉动杠杆14.8倍。
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全民参与”模式,以首都丰富的商旅文体资源为依托,围绕“京彩”“京券”“京品”“京韵”“京味”“京炫”六大板块活动,覆盖餐饮、购物、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教育、体育、健身、出行等十大领域,累计开展千余项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全力打响北京消费季活动品牌,为消费市场全面复苏注入新活力。
05“新世代”将引领休闲消费潮流
来源:中国青年报相关新闻转载量约69篇
“促进消费,尤其是促进居民消费,是经济发展新格局下的关键任务。加大对消费的支持,尤其是对与休闲相关消费的支持,对促进新发展格局下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休闲绿皮书》主编宋瑞在日前举行的《休闲绿皮书:-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发布及研讨会上说。“通过观察美国等国家休闲产业的增长趋势可以看出,发展休闲产业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促进休闲产业发展是我国未来的一项长期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夏杰长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
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曾博伟认为,中国正在步入休闲时代。他说:“休闲是人类最本质的属性。年,我们取得了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人民生活物质保障持续改善,因此休闲也将会在历史大变局中扮演一个更为重要的角色。”
海鳗云介绍:海鳗云是海鳗(北京)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面向旅游垂直行业的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海鳗云基于外部主流数据(互联网文本数据、APP位置数据和旅游消费数据)为政府部门、景区和其他涉旅企业提供数字驱动的新旅游生态下的服务、营销和监管新能力。
海鳗云的旅游大数据业务主要有三个方面:旅游大数据标准化服务平台;面向景区、旅游局、教育等综合应用场景的旅游大数据解决方案;面向专项服务需求的旅游大数据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