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帮上海食品供应和上海鱼市场

《上海青帮》中“上海食品供应和上海鱼市场”章节,涉猎了除张啸林之外的“海上闻人研究会”所研究的六位主要历史人物中的五位,他们是:杜月笙、黄金荣、王晓籁、虞洽卿、傅筱庵,极具上海近代历史的代表性,因此,特摘录该篇,以飨读者。

上海食品供应和上海鱼市场

·1·

杜月笙和国民党政权合作的另一领域,并且也是杜和黄金荣冲突较大的一个根源是年5月大上海杨树浦地区定海岛中心鱼市的建立。鱼和鱼产品是20世纪初上海人基本食品之一。20世纪30年代初,上海鱼市场约占中国年需求鱼量的一半,在1亿元中占近5,万元。

青帮大亨,特别是黄金荣,长期从事这项赚钱生意。还控制了位于法租界小东门的23家鱼行,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这些鱼行为上海所有菜场供应鱼。上海的渔场是舟山群岛一带的水域,这些地方都被舟山渔霸垄断,小东门的鱼行主和他们是结拜兄弟。因此,上海鱼的供应有舟山渔霸和鱼行业主垄断了起来,渔霸拥有捕鱼船队,鱼行业主控制鱼的分配。

两者的后台就是黄金荣。所有大的鱼行业主,如邬信泰和周梦月,都是他的弟子,舟山同乡会会长及渔霸们在上海的代表陈翊庭也是。另外,黄的重要徒弟之一,20世纪30年代最亲密的顾问黄振世,是上海市冰鲜业同业公会的会长。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杜月笙在为黄金荣做事时,就对鱼加工业垂延三尺。例如,年,杜组织了敦和公所,该所不久改为上海市冰鲜业同业公会,杜任会长。事实上,正是作为该会的代表,杜才第一次成为上海华商总商会的会员。

年后,南京政府计划成立一个中心鱼市,“官商合办”,从而控制上海的鱼市。年在定海岛开始开工,年5月竣工。政府的目的既是财政性的,又是战略性的:分润中国最大最赚钱的鱼市,控制上海一种基本食品的供应。值得注意的是,后者还涉及在上海的外国人,例如,伍海德在《大美晚报》的专栏里,详述了在华界建立由中国人控制的中心鱼市,可能给外国租界造成的安全威胁。

国民党地方政权为实施他们对鱼市的控制所采取的这些行动,完全和杜月笙扩大其在冰鲜业的商业利益的野心相吻合。人们认为,当时添置冷藏设备可能将中国对鱼的年需求总量提高三倍。早在年,杜就被任命为实业部组织的江浙渔业改进会主任委员。年,他从一开始就参与了筹建中国鱼市的工作。由于黄金荣统治着当时的鱼市,杜月笙要扩张其利益必然损害黄金荣的利益。黄金荣通过他的心腹顾问、筹建委员会委员黄振世,也参与了鱼市场的筹建工作。然而,黄振世的职位最终被杜月笙排挤掉了,这使杜和黄之间矛盾更加深了。杜也打入了鱼行,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五个大鱼行老板都是他恒社的成员。

黄金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mane.com/hmzl/90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