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日前,青岛第一个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青岛大学生物多糖纤维
成形与生态纺织重点实验室正式揭牌。
随后,青岛市科技局公示,
拟对青岛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
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
建设项目给予万元支持。
全市首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什么实力?
青岛还有哪些国家重点实验室?
跟小创看看去!
海藻也能做衣服
用“海藻”做衣服,听起来是一件新奇的事,可在青岛就有专家团队把它变成了现实。
青岛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汇聚的专家团队就是研究这些新奇事的。
据介绍,不光是海藻、木头、竹子等能用来做纺织品,凡是陆地长的、海里飘的都能成为高质量纤维,今后秸秆“废料”都能用来做衣服。
△海藻纤维项目负责人夏延致介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情况。
在大家的印象中,海藻可以用来凉拌、炖菜,高端一点的做法也可以提取海藻酸盐,用于制造功能食品和医用材料。那么海藻是如何成为穿在人身上的衣服的呢?青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夏延致告诉小创,整个海藻纤维的提取过程分为六步。
“首先把海藻从海洋里捕捞上来,然后把它晾干,这样利于储存,随后切碎,再进行液体化,把海藻纤维分离,这时的海藻纤维变成粉末状,和我们常见的奶粉类似,这个粉末以后再经过溶解,变成高粘度的液体,然后再把它用很细的小孔,用喷丝的原理把它喷出来固化,增加强力,然后赋予纺织服装性能,最后成为纤维的最终成品,拿到纺纱厂纺纱织布最终成为服装。”
因为传统合成纤维既有污染又不够生态,于是早在年他就把目光转向了海洋中大量生长的海藻,试图从海带等藻类植物中提取纤维,但没想到的是,这次尝试,让他有了预料之外的惊喜发现:
一是海藻纤维的高阻燃性,夏延致告诉记者,用普通的打火机无法点燃它,同时接触火焰的时候没有烟气和气味的产生,离火即熄;
另一个惊喜就是它的抗菌舒适度,海藻纤维阻燃性好、可降解,而且舒适度高、抗菌,跟传统的纤维相比,优势明显。
这也让夏延致十分看好它的应用前景,“阻燃、抗菌、舒适度、生物可降解,这些都是来源于海洋的‘恩赐’,未来的价值不可估量。”
据他介绍,海藻纤维制衣目前已经投入市场,应用到中高端服装的制作当中,目前处于产业化普及阶段。
从天然的海藻提取出的纤维,由于本身的抗碱抗酸性差,如果遇酸碱过大就会消失掉,这该如何处理呢?据夏延致介绍,他们和相关企业合作后,根据海藻纤维的特性,对染色和后续工序进行了新的研发。
据企业负责人的反馈,虽然用海藻纤维制成的衣服价格略高,但是较高的穿着舒适度和抗菌性能,产品一上市,就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
据介绍,海藻纤维作为一种颠覆性的纤维材料,需求非常大,现在的年生产能力只有吨,市场供不应求。
“我们目前正在做的是吨的生产线,也是国际上最大的生产线。当然还在规划更大的一条生产线,今后我们想把他做成一个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夏延致对海藻纤维市场充满了信心。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是
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科技部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基础研究的重要举措。
小创了解到,
青岛各类国家重点实验室
此前已有8个获批。
学科类
依托单位
名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于年立项建设,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分设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两个校区,依托于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唯一以重质油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整体定位是开展重质油高效转化与优化利用基础研究,实现核心理论突破,引领发展重质油高效转化与洁净利用创新技术,最大限度地从重质油生产社会所急需的清洁汽油、柴油等轻质车用燃料和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实现能源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实验室紧密围绕重质油化学、重质油转化利用催化剂和重质油转化利用工艺与工程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1)重质油化学
2)重质油转化利用催化剂
3)重质油转化利用工艺与工程
企业类
依托单位
名称
海尔集团公司
数字化家电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字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啤酒生物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海洋涂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
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动物基因工程疫苗国家重点实验室
据此前报道显示,从年开始,中央财政就专门设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分别从开放运行,自主选题研究和科研仪器更新这三方面,不断加大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持续稳定支持。
到年,中央财政累计已经安排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达到了.75亿元,其中光年就安排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达到30.45亿元,这些经费包括开放运行和自主选题研究经费共计21.87亿元,以及仪器设备购置和升级改造经费8.58亿元。
也就是说,全国每年平均每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以拿到中央财政高达万左右的投入。
小创为青岛的
国家重点实验室疯狂打call!
期待青岛有更多实验室入选,
为创新提供源头活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