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导案例助力家教把搁浅的心推回

有哪些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顺义李桥中小郑小君

案例回放:这是7年前的一个真实案例,当时我在初中做学生德育工作,朋友来找我,说是家里孩子小河出现了问题。小河,男,15岁,汉族,初中三年级学生,独子,身高约1.70米左右。父亲是公务员,大学文化,母亲在私企上班,初中文化,家庭基本和睦。

一、主诉和小河个人陈述

母亲:孩子不想读书了,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情绪低落、有时失眠、烦躁近两年。夫妻因为孩子管理问题发生矛盾,该怎么办呢?

个人陈述:父母管理比较严格,自己性格比较内向。父母非常看重我的学习,小学期间我在学习上很努力,是家长、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学习成绩优秀,还是班干部,有一定的优越感。五年级时我随父母搬家到县城一所小学学习,找不到一起玩的伙伴,学习成绩也没有原来优秀。父母对我管理比较严,但有时还能帮助我学习,加上自己的努力,成绩在班里能达到中上等。上初中后我学习更加努力,父母对我更加严格,但是成绩总是不升反降。我一直都很自卑,怕同学瞧不起自己,发誓要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来才对得起自己的父母,可是自己再怎么努力成绩都不理想,感觉自己真的很没用,同学们都看不起自己,自己真的完了,原本朋友就少,现在连个能说心里话的朋友都没有了。父母、老师也不理解我,总是催我学习,可是我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学习。这两年来,我做事根本提不起精神,怕提学习,怕提考试,提起就烦,就想发火,可是想到父母不容易,又不敢发火,觉得压力特别大。晚上我睡不着觉,早晨起来头晕,没办法集中精力学习,吃东西也没什么胃口。爸爸妈妈花费了许多心血,如果我考不上重点高中他们会很失望。近半年来,我一点儿不想看书,不想和别人说话,也没什么精神,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别人都说生活很美好,可我怎么觉得活着没什么意义,做什么事都无精打采,觉得很难受。

二、教师观察和父母反映

教师观察:小河内向,忧郁,没精打采,交谈过程中时常叹气,手不知道放哪里好。母亲在旁边时小河还可以说两句话,父亲在一边时他一句话不说。

父母叙述:小河从小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父亲是公务员,大学文化,母亲没有稳定工作,现在私企上班,初中文化,家庭基本和睦。母亲深感文化水平低,在社会上做事十分艰难,故对小河管教很严。父母虽然在管理方式上有一定区别,但对小河的学习成绩要求甚高。家里经济条件较好,物质生活比较优越。因父亲工作调动问题,搬过两次家,第一次是在小河上一年级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小河上五年级的时候。小河从小表现温顺乖巧,比较胆小,已经习惯按照父母指定的轨道来生活,很少自己拿主意。小学四年级前小河学习非常优秀,老师非常喜欢他,父母觉得很有面子。小学五年级转到县城学校后,成绩开始下滑,有一次数学考试不足80分,被父亲责骂并撕毁了试卷,但学习成绩总体还是很好的。进入初中以后,由于功课科目增多难度加深,小河极不适应,时常哭泣,但不敢向父母提起,害怕受到责备,害怕父母因为他吵架,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慢慢好转。初一学习成绩还可以,初二时一次考试因为感冒,在考场上脑子很乱,原来很熟练的知识也想不起来,当时心慌意乱,浑身是汗,勉强交了卷,结果可想而知。成绩下来后父亲暴怒地撕掉了小河的试卷和练习册,后来父母知道他是由于生病,也没怎么说他,但从此以后,只要听老师说明天要考试,就觉得心慌、焦急,到了晚上很难入睡,情况越来越差,成绩不断下降,也因此不愿与同学交往,怕别人看不起自己。

父母要求小河一定要考上重点中学,这样才有出息。小河现在觉得很自卑,不愿与同学交往,没有什么朋友。离考试时间越近情况越严重,怕和同学交往,怕老师催作业,到家几乎一句话也不说,睡眠基本正常。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不断下降,不能问他学习的情况,一问就烦。父母不知道该怎样帮助小河,只是希望小河能努力学习考上好一点的学校。

三、原因分析

孩子生理心理及认知原因分析:

(1)小河15岁,处于青春叛逆期,渴望别人的理解、想独立,不愿意依从父母的主张。

(2)负性生活事件影响,两次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被父亲撕毁试卷,心理上有一定的压力。

(3)存在错误认知,学习不好,就是自己没用,考不上重点高中,自己就真的完了。

(4)情绪上,受情绪低落、焦虑的困扰不能解决,缺乏控制情绪的技巧。

(5)本身性格内向,胆小,不能正视挫折。童年两次搬家的经历更影响了与人交往的能力,朋友少,遇事找不到倾诉的对象。

(6)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家庭教育原因分析:

(1)父母文化水平、工作及经济收入差距很大,造成家庭教育父亲说了算一边倒。

(2)父母对孩子教育方式不能达成一致,处于矛盾之中。

(3)父母关心孩子感受不够,对其学习成绩的要求甚高;而且存在以父母为本出发的价值观,认为孩子学习好自己就有面子,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就大发脾气,考上重点高中才是有出息等等,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压力和认知上的偏差。

社会原因分析:

(1)小河缺少同龄朋友,更没有知心朋友,遇到困难和烦心事不知道向谁倾诉。

(2)学校心理教育没有全面开展,小河在心理认知、情绪调节等方面没有好的方法。

四、浅水引导,把搁浅的心推回海洋

鱼儿搁浅在浅滩,挖沙引水,把鱼儿送回水中;心灵找不到方向,如同鱼儿搁浅,借力助推,把心灵送回海洋。

(一)改变家教环境,在和谐中感受安全与支持

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90%以上会有一个问题家庭,要想引导孩子改变,首先改变的应该是家长及家长的教育。和小河父母的沟通比较顺利,为了小河健康成长,他们都愿意改变自己,于是和小河父母共同制定帮助小河的策略:第一步,父母尽力改变自己的家教认知,孩子的学习是为了孩子的发展而不是父母的面子问题,父母应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mane.com/hmfb/81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