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新八景”初选入围景观本期推荐
中山公园
代言人:健斌年8月28日,中山公园正式开放。
汕头中山公园是汕头新、老八景之一,对于很多汕头人来说,它承载着许多美好的记忆。今天的中山公园藏在热闹的老市区里宛如一个本地人私藏的“后花园”。
中园晚棹,世纪沧桑
民国十年(年),汕头市成立市政厅,首任市长王雨若有感汕头从没有一座公园,经提议,选定月眉坞为公园园址,定名“中央公园”。民国十四年(年),东征军二次收复潮梅,时值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为纪念国父孙中山,由市民大会决定,公园名称改为“中山公园”。民国二十五年(年),经呈报省府批准,将月眉坞划为公园用地,范围二百亩(年后扩至近四百亩)。同年9月15日举行奠基仪式。但因经费尚无着落,奠基后,首期由何应钦等人发起募捐,得数千大洋,建了一座木桥和一个牌楼(也叫牌坊)。这就是中山公园最初的牌楼
园中三绝:牌楼、假山、九曲桥
牌楼
上世纪二十年代所建的公园牌楼极为简单,整座牌楼由四根方形柱组成,中间横扁刻“中山公园”四字,没有斗拱和屋檐。年夏,公园虽然对外开放了,但公园的门面——牌楼仍然是那四根简陋的柱子。直至年4月,中山公园的牌楼终于重新改建。改建的因由,在年12月所立的《改建中山公园牌坊记》的碑记中明白写道:“园之牌坊嫌于简朴,盖额以中山,非堂皇壮丽,将何以壮观瞻,而示宏伟?”牌楼改建三个月完成,耗资五千八百多元,于年7月底完工。改建后的牌楼高约30米,底座由六根约1米见方的花岗岩石砌筑,亭顶为庑殿顶,檐牙钩筑,斗拱彩画,琉璃瓦覆盖,使牌楼不但显得坚固庄重,而且金碧辉煌,极具传统中国建筑特色,整体建筑雄伟壮观、古色古香。“中山公园”四字由时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的著名书法家、诗人谭延闿手书,牌楼背面则是孙中山手书放大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高耸的红色牌楼和碧绿挺秀的树木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图,成为公园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年6月底,日寇占领汕头市,汕头沦陷。日军的铁蹄踏入中山公园,在中山公园的牌楼主柱上贴上侵略者的标语,公园也成了日军的牧马场。年至年,中山公园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维修,牌楼也翻修一新。牌楼恢复了昔日的原貌。
假山
上世纪30年代的假山,由南洋知名侨商胡文虎赠建,由当时任公园主任、市佛教会理事的张伯忍主持设计。
今天的假山,山峰错落有致,山脚回抱、曲折,壁洞中的汕头商埠图呈现昔日汕头商埠繁盛一时的景象。
九曲桥
位于玉鉴湖北端的九曲桥,建于年,面积平方米,全长70米,是公园里所有的桥梁建筑中最富有特色的一座,也是我国造园规模最大的一座九曲桥。△图源:汕头中山公园九曲桥,桥体九折,桥亭栏有机融为一体。琉璃碧瓦尽显江南园林神韵,“山”字形立体景观建筑,与湖面相映成趣,是中山公园的经典建筑之一。△图源:汕头中山公园
这个熟悉的公园里总有我们看不完的风景
走进中山公园,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孙中山塑像。它立于年,由广州雕塑院尹积昌创作。
昔日的忠烈祠祠宇树木相拥,屋檐红漆斑驳脱落,惟一对石狮子依旧雄镇前门。
今天的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市民追忆历史、了解潮汕抗战岁月的重要基地。
中山公园已走过了九十一个春秋,在岁月的洗礼下,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摄影/马卡未经允许不可转载使用
菊展:汕头人的集体回忆
中山公园是我市现存建园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年汕头首届群众菊花展览选择在中山公园这一历史名园开展。此后,一年一度的菊花展便成为我市一项大型的花事活动,一直沿袭至今。中山公园赏菊,成了深秋鮀城一道动人的风景线。
孩子们的假期好去处:动物园、海洋两栖馆
中山公园动物园,是粤东地区唯一的大型动物园,始建于年,至今已有60余载。动物园里,高大的长颈鹿,凶猛威武的老虎,机灵活泼的猴子以及各类飞禽,充满了各种自然情趣。许多汕头孩子对动物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也是从这里开始的。今年,中山公园对动物园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大门、地面、排污系统及笼舍得到全面翻新和提升。
在中山公园的海洋两栖馆海洋动物区,有一处装着80吨海水的新家,拥有近30个品种的海洋动物,其中包括鲨鱼、黄鳐、大海鳗、水母等。
出行攻略
附近车站:
中山公园东:60路
大华金砂路口:5、7、13、17、60路
岁月无声,建筑留痕九十多年历史的中山公园里水榭亭台很多留给我们的美好记忆也很多如果你也喜欢那就来为它投上一票吧!
“汕头新八景”评选活动20个入围景观名单已出炉!8月1日起至9月10日,广大市民、海内外游客可登陆汕头橄榄台APP或点击右下角,选出心目中的“汕头新八景”!版权为汕头市广播电视台所有,转载须经授权。橄榄小编/可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