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五湖四海的菜市场

汪曾祺老爷子曾说过:“做菜,必须自己去买买菜。提一菜筐,逛逛菜市,比空着手遛弯儿要‘好白相’。到一个好地方,我不爱逛百货市场,却爱逛菜市。菜市更有生活气息一些。”

倘若三五年前看到这段话,必然一笑而过罢了。不同的人生阶段所思所感不同,如今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读来真想抚掌击节。我与汪老爷子在逛菜市场这方面,实是不谋而合。

逛菜市场的妙处有许多。除了老爷子说的感受生活气息以外,逛菜市场,还能于尺寸之地了解一方风土人情。

我去过的最远的菜市场在泰国的普吉岛。这个菜市场靠近海边,享受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贩售海鲜闻名。一楼卖海鲜,二楼做海鲜,购买烹饪一条龙服务,传说价廉物美,吸引了许多外国游客慕名前往。

我和李胖也趁着旅行前去一探究竟,结果大失所望。几乎所有的海鲜商贩都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在摊位前经过,能看到一张张热情甚至渴望的面孔,招呼着你停下来看看。但可气的是,只要你试着深入砍价,这些商贩立刻从笑脸相迎变得语带讥讽,有些甚至想破口大骂。这里海产的价格,与我家乡无锡的天鹏海鲜市场相比,其实也相差无几。家乡的海鲜市场虽然并不临海,但销售的也是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同样是购买烹饪一条龙服务。相比而言,还是“自己人”的心态更平和一些。

话说回来,泰国的菜市场,还是颇有特色的。

肉类以海味居多,牛羊肉、禽类较少,蔬菜瓜果也不多见,各种香料倒是占据了一席之地。香茅、芫荽、青柠叶、南姜……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这是泰国饮食习惯的缩影。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菜市场里,还有一排出售佛教用品的小卖铺。如何在这喧闹的世俗中寻找心灵的归宿?芸芸众生自有千姿百态。这真是十分有意思的隐喻。

逛菜市场,也能于不经意间见证时代的变迁。大约四五年前,我和李胖曾经误入过苏州七里山塘周围的一个露天菜场。山塘的繁华与市井,只有一桥之隔。以新民桥为界,东段是已经开发的景区,西段则是传统的居民生活区。这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菜市场,沿着青石铺就的小路绵延两三百米。哪怕是工作日的九十点钟,这里依然人头涌动,买卖声不绝于耳。据说,这个菜场远近闻名,几乎每个苏州人的餐桌上都出现过新民桥菜场的食材。

沉浸于浪漫的小情侣是不会醉心于柴米油盐的。因此,我们也没有记录下此处的片刻光影。结婚后,几次说想再去逛逛这个有意思的菜市场。恍然发现,这里已于年9月1日拆除。那些黛瓦白墙的半旧民居,五颜六色四散开来的本地果蔬,鸽子妈妈守着的新鲜鸽蛋,蜷缩在笼子里任人宰割的鸡鸭,焦味可口的海棠糕,卖鞋垫的小摊,用传统杆秤卖菜的阿婆……终是化作了记忆。真是可惜。

离我家最近的菜市场是上海普陀区的永昌新湖菜市场。这里的许多卖家都认得我和李胖。卖黑猪肉的大妈总夸我们:“现在像这样天天买菜做饭的小年轻老少额!”这位大妈很有意思。因为她家卖的猪肉品质远胜其他店家,所以生意出奇的好。她们夫妻二人每天只工作一上午,过了饭点就收摊走人。

新湖菜市场还有许多像这样有趣的人。

进门第一排摊位都被一位东北大哥承包了。据说他们夫妻二人以前是做玉石生意的,现在改行了,卖菜也卖得有声有色。“大哥”“大姐”“阿姨”“大爷”叫得十分亲热,人缘颇好。每次见到我总要说一句:“你这镯子不错!”他家的菜有时候品质很好,有时候也比较一般。但拿出来给我们的,品质总也还可以。以至于我们总想着去他那买点什么,实在没什么可买的,带点秀珍菇备着也好。

卖豆制品的阿姨总是在看连续剧。她最喜欢杨幂。以前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时候,都没听到我叫她。她总是会给我们算便宜一点,让我们以后经常去她家买东西。

上周末去买菜,一抬头,我和李胖都惊呆了。屋顶上挂满了比人还高的鱼干,还有密密麻麻的风鸡、腊肠。一问之下,方知那些是海鳗做的鱼干。我们让店家切了一块,带回去尝尝。店家夫妻俩还耐心地讲解了做法:加酒,加葱姜,水开后蒸十分钟……李胖因为太过震惊,就蹲下来拍照留念。店家夫妻俩就看着他呵呵笑。临近年关,气氛毕竟不同。菜市也是时令的缩影,屋顶上挂的、篮子里装的,都是丰收的喜庆与愿景。

那些五湖四海的菜市场,承载了最朴素的柴米油盐,却也折射出了最多面的人间百态。

茗亦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mane.com/hmjz/104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