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2984.html
本文作者:云影
阿涛是海生海长的渔民的儿子。
阿涛的阿爸是远近闻名的捕手,人称“黄花”,因为他能准确的找到黄花鱼群。野生黄花鱼肉质鲜美,市场价格很高,阿爸的这一绝技使阿涛从小锦衣玉食。
阿爸热爱着海,在阿涛五六岁的时候就带他去赶海,让他领略海风的温柔海浪的狂躁,并教他怎样识别各种各样的贝和螺。阿涛眨着小眼睛,认真的听着,然后他蹲在岩石上,把看到的螺一颗一颗放进他的小塑料桶里,很快小桶就满了。阿爸把螺倒在平整的石头上,耐心的告诉他这是什么螺、那是什么螺、好吃不好吃。阿涛觉得阿爸真了不起。
阿涛很聪明,很快就会找大个儿辣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活动范围不仅仅是沙滩了,他开始往有水的地方摸索。他的桶里不再是杂七杂八的螺,取而代之的是罕见的大帽螺,还有扇贝、牡蛎、石头蟹。他每天的期待就是退潮。
阿涛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赶海经验,每次都收获满满。
阿爸还教他怎样降服攻击性极强的鳗,教他怎样徒手抓有坚硬芒刺的石斑。阿涛独立抓了一条一米多长的海鳗后,激动的手都抖了。太刺激了,比上学好玩儿千百倍,十三岁那年,他死活不去上学了。
尽管阿爸一直盼望阿涛能上大学,能出人头地,不再像他一样生死由大海掌控,但是他向来宠溺儿子,儿子的任何要求他无不满足。
阿涛如愿以偿扔掉书包。
辍学的阿涛想跟阿爸出海,阿爸坚决不同意,说海上危险,要等他长大才能去。阿涛只得在家研究怎样赶海。下地笼、拉渔网······小小的阿涛俨然一个行家里手。人们都夸赞阿涛,看好他会成为一个像他阿爸一样出色的渔者。
阿涛每天赶海,家里海鲜多的吃不完,他就拿去卖,着实体验了一把做买卖的乐趣。
十六岁的阿涛高大健硕,略带古铜色的皮肤散发着年轻的光彩。
一天阿涛家里有事,赶海就晚了,他急急忙忙跑到海边,好在正逢农历十五退大潮,阿涛兴奋的不行。退大潮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他奔向那个新发现的小岛,这个小岛只有退大潮才出现。他一刻也不耽搁,握着新买的长钳子开始搜寻猎物。
长钳子往石头下一探,沉甸甸的拨不动,他感觉得到是螃蟹。三拨两拨,一只梭子蟹张牙舞爪的露出了头。
阿涛想把它夹起来,梭子蟹挥舞着大钳子和他对峙。阿涛的钳子刚靠近梭子蟹,被它“咔”的一下夹住了,阿涛不敢硬夺,蟹子遇到危险也会和壁虎断尾一样甩掉钳子自救,断了钳子的蟹卖不上好价钱。
阿涛一动不动,梭子蟹见攻击者不动,松开钳子欲抽身退回庇护所,阿涛哪里肯依,又一阵急拨,蟹子终于离开了石头,阿涛见机会来了,扔掉钳子,快速按住蟹身,顺势抓起蟹子,梭子蟹挥舞着大钳子,却是什么也钳不到,急得直蹬腿。
好大一只蟹,阿涛的手似乎变小了,“蟹王,我抓到了蟹王!”阿涛忍不住大笑。急忙拿出绳子,麻利的捆好蟹腿,又欣赏了一会儿,才放进桶里。
第一个战利品就这么鼓舞士气,阿涛不禁哼起了小曲。
阿涛时而翻开小块的石头,时而扒拉开海藻,就有青鲷、石头蟹、海鳗贡献给他。他心里美啊!
阿涛发现一块石头旁的水有些浑浊,断定有货,用钳子一搅动,一条石斑没头没脑的冲了出来,躲到另一块石头下。阿涛等它静下来,慢慢靠近,快速出手,抓住石斑的头,石斑背上的芒刺再嚣张也不管用了。又是一个靓货,阿涛笑出了声。
他试着搬了一下那块石头,居然动了,他骑马蹲裆摆好姿势,运足气,“嗨——”石头被掀了起来。天那!上面竟爬着一只八爪鱼。粗壮的触角,圆溜溜的眼睛正盯着他。
阿涛也惊得瞪大了眼睛,他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八爪鱼,一阵狂喜。
他知道抓这么大的家伙,凭一己之力有点困难,但是如果抓获了它,除了能卖个好价钱,重要的是全市场的人都会晓得是他阿涛一个人抓的,肯定有很多人拍视频传到网上,那自己就成网红了,阿涛想着,不禁心花怒放。
八爪鱼突然暴露在外,瞬间变了颜色,阿涛敲了敲它饱满的墨囊,“变色也没用,你是我的菜。”说着一把抓住八爪鱼的头,用力拉,可是八爪鱼的吸盘有力的吸住石头,无论他怎么拉都纹丝不动。
他用另一只手去掰触角,圆圆的吸盘像焊在石头上一样,使出吃奶的劲儿才掰开一只触角,没等他缓口气,那触角突然“啪”的甩在他胳膊上,接着一个连环绕将他的胳膊牢牢的缠住了。
阿涛吃了一惊,他知道被这东西缠上有多糟糕。急忙松了抓头的手,去解救被缠的胳膊。八爪鱼猛的又甩出一只触角,缠上了另一条胳膊。
阿涛脑门上的汗珠子滚落下来。他极力挣脱,越挣那触角缠的越紧。他想找人帮忙,可是周围连个人影都没有。与此同时,他听见海浪的声音,他脑袋“嗡”的一下,——涨潮了。
他拼命大喊,回应他的只有哗哗的海浪。
(配图来源于网络)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