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曰
夏天,是盛产票房传奇的季节。
面对《伟大的愿望》《八佰》《少年的你》和《刀背藏身》四部电影连续撤档,七月眼看就要变成史上最无聊的暑期档。谁能想到,异军突起将人们从无趣中拯救的,竟然是一个古怪奇异的「烟熏妆」小孩——哪吒。
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5天,票房突破10亿,每天都在刷新动画电影单日最高票房记录,令人不禁好奇这样一部热血沸腾的奇迹动画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文
陈毅文
天生千七百戒杀相,藕霸哪吒究竟何样
其实,《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宣传片早在半年前就已登录各大影院宣传片头,很多观众对这个长相奇怪、满口脏话和大黑眼圈的古怪孩子感到接受无能,甚至产生了诸多质疑:大喊着要吃人的这个野孩子,真的是「我们的小英雄」哪吒吗?
电影制作团队为何要选择创作一个颠覆传统、大胆狂野的顽童哪吒?
其实,哪吒原本并非传统正派英雄。探寻哪吒「魔童」形象溯源,要从祖先「引渡」哪吒来华谈起。
哪吒的梵文名曰「那罗鸠婆」,源自印度密教,属夜叉神,在《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中用可怖的语言描绘哪吒形象:「尔时哪吒太子,手捧戟,以恶眼向四方」。
而至唐宋,哪吒的形象开始儿童化,「身长六丈,首带金轮,三头九眼八臂」——《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民间的小哪吒活泼可爱,常见的传统形象是:肚兜、光脚、光屁股、丸子头的可爱男童,拿着枪和圈,披着布条踩着轮儿的胖娃娃。
至明代,吴承恩《西游记》中对哪吒形象有了更深层次的美化,使他变为敏捷可爱清秀的童子身:「诚为天上麒麟子,果是烟霞彩凤仙」原来天王生此子时,他左手掌上有个「哪」字,右手掌上有个「吒」字,故名哪吒。
到了现代,这个国人耳熟能详的巨型IP被搬上荧幕,于是一个又一个哪吒艺术形象诞生了。
年《哪吒闹海》中,一袭白衣雨夜中自刎,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的哪吒,为中国动画史留下了最悲怆的画面。在民智刚开的70年代末,敢于和家庭彻底决裂的哪吒,成了新中国银幕史上第一个彻头彻尾的「反父权」进步形象,作为独立精神Icon持续影响了几代年轻人。「中国的少年大抵上应该要像哪吒」,《哪吒闹海》之后这句话被广为流传。
后来,中央电视台年播出的动画片《哪吒传奇》继续可爱化了哪吒形象,使得「扎俩个冲天鬏,光着俩小脚丫,踩着俩风火轮,乾坤圈手中拿,混天绫护着他,轩辕箭满弓拉,两眼是照妖镜,双腿是追风马」的少年英雄与孙悟空齐名。
TVB版《封神榜》里的陈浩民、童年宋祖儿和童年吴磊也都靠着哪吒扮相,给观众留下了无比有灵气的高颜值记忆。
而在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导演饺子综合了哪吒的优点和魔性,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烟熏妆」哪吒。
导演饺子在取材方面,保留了哪吒「灵珠转世」的神话故事,舍弃了「屠龙闹海」「削肉剔骨」等故事,他这样解释道:「每个时代的故事,都有自己的精神内核和时代烙印。就像《封神演义》编出来的时候,其实很多东西已经天翻地覆了。所以我做改编的话,也是为了服务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观众,希望能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
如果说,在百善孝为先的时代,年版的哪吒是孤独出走的逆子英雄,反抗的是对愚孝的唯命是从;那么身为「魔丸转世」的新哪吒,在年反抗的则是被强塞给的命运。在父权削弱、青年独立自主的今天,导演结合时代背景再加工时,明智地将李靖塑造为一个彻底的慈父形象,转移了哪吒故事的矛盾,使其具有新时代的特色。
螺蛳壳里做道场,细微之处见真章
令魔童哪吒口碑爆棚的,不仅仅是突破式的美术造型,还有主创团队天马行空、令人拍案叫绝的想象力。
①太乙真人的新形象:经典里的白髯仙长太乙被一口川普的油腻中年胖子取代,因为《封神榜》原著里太乙真人的道场就在乾元山金光洞,也就是如今的四川江油,巴蜀出身的导演选择让他说一口令人发笑的四川话也有一定的巧思在其中。
②原创角色守门的青铜结界兽,原型是商代青铜器,形象可见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图的青铜面具,打起架来的音效也是青铜器碰撞的声音。结尾两只青铜兽被埋在废墟下,也许正是如此,今日的我们才得见殷商年代的青铜面具。
③哪吒在山河社稷图模拟战斗中,首先打垮的妖怪是骷髅山白骨洞石矶娘娘,后面的白骨小兵是石叽的骷髅童子,在《封神演义》中有个叫「碧云童子」的小妖被哪吒射死,石矶因此与哪吒积怨。
④开头李靖扶着怀孕殷十娘去拜的庙里供奉的是女娲,典故来自女娲造人。
⑤佛教经典象征「莲花」在哪吒的故事中意味着「重生」,电影中多次出现该意象:混元珠在七色宝莲中炼化为灵珠和魔丸,第一次重生;哪吒第一次进入山河社稷图仙境时,掉入水中被太乙真人用莲花宝座托起,开始开心大笑,尝试接纳这个世界,在图里修炼斩妖除魔之法长达两年,是叛逆魔童的重生;大哪吒用火焰蒸发敖丙的冰山时,冰火相撞的蒸汽是莲花的形状,哪吒从一个人人害怕的魔丸变成了真正拯救陈塘关的英雄,是个人英雄精神的重塑;敖丙最后放弃杀人,选择了和哪吒一起对抗天劫,被七色宝莲中保住魂魄后,二人面临第二次魂魄重生。
哪吒背后的主创团队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传统元素都融入到了叙事当中,懂得的人自然会会心一笑。制作人在坚持本土精神内核的同时,又不安于坐吃山空中国文化,让人看到了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国漫新叙事的可能性,甚至震撼于在片尾彩蛋里他们想要做一个「封神宇宙」的野心。
如若封神系列成功打造了一个雏形,再加上乌尔善「封神三部曲」的推出,那么西游宇宙的完善,山海经宇宙、上古神话宇宙、宝莲灯宇宙、聊斋宇宙等也将变得指日可待。
也许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见证一个经久不衰的巨型IP的诞生,传奇可能就是从今天开始。
看似流行笑点无数,经费不足玩梗无度
《哪吒之魔童降世》属于优缺点均很明显的电影。故事不乏新意,却始终难以突破选材范围小的局限性:不是神话,就是魔幻。国产动画电影从西游记到白蛇传再到封神榜,始终取材自神话故事。这让我们不禁质疑——让国产动画发展缓慢的,究竟是技术壁垒,还是编剧不力?
年原创电影《大鱼海棠》上映,美术作画无可挑剔,却因为剧情的狗血被央视点名批评:CCTV6点评《大鱼海棠》称其「内部溃烂,毁了一副好皮囊」。
魔童哪吒很明显也想呈现一个独具特色的世界观,却未能突破俗套的故事内核。对此,导演无奈地表示:「有些情节因为删掉了,所以观众可能体会不那么深。比如说有一段戏是殷夫人没有陪哪吒踢毽子,而是去铲除鳗鱼精,我们设计了一场戏,是鳗鱼精对当地百姓造成了相当大的伤害。但可能现在大家看片会觉得百姓有点没事找事。毕竞片长有限,我们只能做一些割舍。如果时长过长的话,一方面小朋友坐不住,还有重要的就是,我们的钱都花光了,做不完」。
经费不足导致的衔接不流畅,令人叹惋,可是更明显的问题仍然存在:剧本羸弱,故事单薄,段子玩梗来凑。其实熟悉修仙玄幻类网文的读者都比较懂这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套路。而哪吒的问题也在于此,武戏很好,但是文戏静不下来。文戏静不下来,感情铺垫不顺畅。
「掏太乙真人裤裆」「喝鼻涕」「火尖枪反复千年杀」,整部电影中「屎尿屁」的低龄笑点贯穿全部,用笑点来推动情节,在这样一部高水准作画的电影中,显得不合时宜。而大决战中仍然采用「屎尿屁」的段子,对紧张气氛的塑造可称有害无益。
导演试图用密集的笑点、流行语台词和层出不穷的现代元素来丰富剧本的多样性,难免会造成台词和角色割裂的现象。
在《大圣归来》中,通篇台词的流畅性带给了观众更深刻的浸入式体验,主角配角形象都很完善,师父土地傻丫头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较而言,《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配角显得有些千人一面,无脑恨妖怪的村民过于脸谱化了。
回首向来多坎坷,最难常是上坡路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导演饺子第一次正式接触院线长片,参与这部长片的幕后人员总计人,特效团队有几十个。他接受采访时说道:「之前国产动画投资环境很不好,失败的案例很多,所以我们必须缩减成本,把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我们问了好多大特效公司,都拒绝了这个项目,因为我们预算太低了。那只能退而求其次,我们根据以往每个公司的不同专长,找了60多家外包小特效公司。他们有的擅长做水,有的擅长做闪电,他们好多团队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想要证明国产动画,想让这个市场繁荣起来,想让动画人更有自豪感,宁愿亏损也加入了我们的项目」。
细数近年来的国产动画电影,发展历程可谓艰辛。
年之前,动画电影没有超脱剧改的范畴,还是「喜羊羊」「赛尔号」「洛克王国」几大IP用自带粉丝为票房买单。
年,《大圣归来》上映,用近10亿票房让国漫重回大众视野;年,耗时12年打磨的《大鱼海棠》用3千万成本赢得5亿票房,赋予了国漫灵魂;可一个月后放映的《精灵王座》毫无排片,国产动画再次遭遇滑铁卢。
年初,《白蛇·缘起》让我们看到了比大圣更疯狂的现象级自来水,全网拯救宣发的疲软无力,指名了国漫方向。下半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仅仅五天,10亿票房冲破《大圣归来》的记录,成为吸金王者,打破了观众的刻板印象:动画,也可以成为成功的商业电影。
「成功的商业电影」这样理所当然的评价,对一部动画电影而言难如登天。它的创造者和参与者,付出了多少时间,多少精力,顶住多大的心理压力和对变幻莫测的市场未来赌多大的局,尤其在动画创作环境尚未明朗的今天,可谓奇迹。
*注:第二部分关于电影细节彩蛋取材于博主:水帘洞大圣自来水公司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所有。
编辑
匡澜
图片
来自网络
排版
郭畏凡
邮箱
shanshang
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