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人的世界里
一只鸡能被折腾出无数种吃法
但若非得选出一份最佳来
我最先想到的,还是那炉火慢煨的鸡煲
狮山路就有一家隐藏在石屋中的神秘夜宵档
将深得广东人喜爱的「鸡煲」
与「盆菜」组成了一个团体
共同出道,极为惹味
连夜宵新宠「瓦片烧」都甘心沦为陪衬
每每夜色来临之时,它便开始香飘十里
即使没有地胆带路,也能循着味道找来
//
作为鸡煲博物馆,「一宵」的花样鸡煲早已被珠海吃货们打卡了无数次,而在“双11”热浪的当口,它竟还推出了盆菜鸡煲,这可真真是让我好奇不已。
盆菜鸡煲
广东人的餐桌上,似乎从来不会缺少鸡的存在,而盆菜,在宴席之中也享有极高的地位,我却不曾想过,他俩竟也能相互碰撞,合体出道。
店内选用的鸡,是声名远扬的新鲜文昌鸡,盆菜则是由鲍鱼、花胶、生蚝、虾等多种新鲜食材组成,堆叠在锅中,越煮越香。
研制了5年的秘制酱汁是美味的关键,在四五任师傅的传承与结合了年轻人口味的改良之下,终成这锅独一无二的盆菜鸡煲。
听闻掌勺的大厨曾师从上海的一位老师傅
将那从民国延续下来的配方不断改良
才有了如今的绝佳口感
需得与人同享,才算吃到了盆菜鸡煲的灵魂,于是与好友默契地对视一眼,开动。在“双11”任性买买买之后,我要再来一顿任意吃吃吃,安抚自己的五脏庙。
而最得我心的,还得数那被隐藏在底部的肥美鸡肉了。挂在肉身上的浓郁汤汁垂垂欲坠,再滴落于煲中泛起层层油花,这般肆无忌惮的撩拨之下,食欲也不断攀升。
这般好味道,用来捞饭最合适不过了,配上香菇与藕片,向来不爱米饭的我,轻轻松松就一大碗下肚。
瓦片烧
尝罢盆菜鸡煲,短暂的中场休息之后,时针指向了晚上20:30,一切刚刚好。老板,来一份瓦片烧!
作为珠海第一家吃瓦片烧的店,「一宵」可实在下足了功夫,每片看似平平无奇的瓦片,都是以荥经黑砂为原料定制而来,不仅能让食客吃到最为鲜嫩的味道,还打破了吃烧烤必上火的怪圈。
瓦片烧烤的最佳搭档,非精品牛舌莫属了。瓦片倾斜放置于炭炉之上,牛舌析出的油脂顺着斜角滴落在下方的碗中,阵阵焦香传来,我的心仿佛也跟着滋滋冒起油光。
待到两面焦黄的时候便可以动筷啦,新鲜牛舌的肉汁被高温紧紧锁住,淡淡炭火味在舌尖缠绵,满口浓香,十足过瘾。
除了精品牛舌
肥牛、五花、猪颈肉、黄牛肉也是不错的选择哦
香辣牛蛙
瓦片烧油光吱啦,我们在一旁相谈甚欢,香辣牛蛙出现的时机恰到好处,有丝丝缕缕的热气溢出,现场的气氛便跟着火热了起来。
牛蛙嫩滑爽辣,我却更爱那被当做配菜的小麻花,趁着伙伴不注意,拿起一只塞进嘴里,一如儿时的那份畅快。
生烧海鳗
既然要吃得畅快,那就再来份生烧海鳗吧,这结合了日本关东和关西做法的厚切鳗鱼,如何能叫人不心动。
置于烤架之上的海鳗耐不住高温的攻势,将身躯微微蜷缩了起来,待到双面焦黄之时再被刷上独家调配的酱汁,至此,深得年轻人喜爱的生烧海鳗隆重登场。
有浓郁鱼香在空气中不断蔓延,悄无声息地就突破了日式海鳗与中式料理的次元壁,而尝得这口好味道,总算不负那等待的时光。
炭烧银鳕鱼
生烧海鳗精致考究,炭烧银鳕鱼却是商家的另一番精巧心思。银鳕鱼以日式味噌搭配中式手法腌制,再在炭火上走过一遭,得以成为店内备受追捧的独特风味。
鱼肉紧实,鱼皮Q弹,不用蘸酱也能吃到好滋味,无论是下酒佐餐还是用作婴儿辅食,都是极好的。
一宵猪颈肉
除了炭烧银鳕鱼,猪颈肉也是店家的一大巧思。新鲜猪颈肉自家腌制后,搭配上特调的烧烤酱汁,在别处可吃不到这种味儿。
「一宵」坐落于老香洲朝阳路上,这栋洋溢着文艺气息的古朴石屋,曾是年渔民新村的样板工程,百年渔港的韵味、光阴的起承转合,都在这里留下了印记。
复古石墙、童趣壁画,青翠绿藤、斑驳旧楼梯,在这座简朴与市井气并存的老石屋里,每一个复古物件,每一幕旧时场景,都在述说着过往的故事。
夜色温凉,白日的喧嚣繁忙也逐渐被宵夜档的生活气息所掩盖,如此轻松惬意的氛围里,城市慢生活由此拉开了序幕。
暮色四合,灯光渐次亮起
这栋老石屋门前陆续有食客来往穿行
我与好友落坐于这时光老街的路口
鸡煲香浓馥郁,瓦片烧吱啦冒着油光
旁边的投影大幕上放映着电影
时光温柔,光影可期,一切都这样美好
「一宵」的音译是onenight
我想,能在这样独特的美味中吃上一晚
尽享城市慢生活,也算人生之幸了吧
//
一宵
●营业时间:下午17:30-凌晨0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