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旅游
happy
当然要逛吃逛吃
如果说旅游必须要做一件事,那么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必须拥有姓名,而街头小吃是迅速了解当地美食最佳的一个切入口。
纪录片《StreetFood》介绍了来自八个国家的街头美食和独属于它们与经营者的隐秘故事。这些街头小吃,如果不是当地人引荐或者做好细致攻略,前来旅行的人基本很难知晓。它们或许不是当地最出名的小吃,但绝对是当地最好吃的小吃。
小次选取了每个国家的一个街头小摊介绍给大家,其他的内容大家可以自行搜索影片观看。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开启美食之旅。
1
泰国·曼谷
“JAYFAI痣姐热炒”
痣姐是泰国街头小吃女王,被称为热炒界的天才莫扎特。
年她的小吃摊获得了米其林一星,各国政要都慕名前来品尝。如今这家小吃摊,因为络绎不绝的客源,需要预约才能尝到痣姐的手艺。
店里最具特色的有三道菜。
干炒冬阴
干炒冬阴是她的独创菜品,因为没有人将一道汤炒成菜,还能保留它完整的特色风味。而这其中的秘诀便在于她所搭配的香料。
冬阴汤
没喝过冬阴汤相当于没来过泰国。痣姐的冬阴汤有着肥美的乌贼、超大size的虾、看似一样的冬阴香料,因为食材的精挑细选和香料的配比,迸发出了独一无二的味觉体验。
黄金蛋包蟹
蛋卷其实在泰国是道家常菜,要做的出彩不容易,痣姐结合日式蛋卷的做法,将轻盈的蛋卷和将近半公斤的蟹肉完美结合,做出了不普通的黄金蛋包蟹。
痣姐成为厨师的渊源算是误打误撞。她妈妈曾经营着一家面摊,因为妈妈和妹妹煮面的速度太慢,她很着急,决定自己上手做。没经验怎么办?天天晚上试着炒,然后自己试味道。
有一次她忘记锅里倒油了,油烧沸了,只好倒掉,她气急败坏把面直接放进锅里乱炒一通,没想到大火把面炒成了漂亮的焦黄色,一滴油都用不着,吃起来却又香又美味,无意间的特殊炒法让客人赞不绝口,便从此走上了厨师这条路。
今年73岁的她依然每天早上十点起床,为晚上的食材做准备,继续坚持着这份小事业。
她说,“炭火和铁锅就是我的信念,它们教我变聪明,教我变勇敢,所以只要我还有体力的一天,就会继续做菜。”
2
日本·大阪
“TOYO东洋居酒屋”
如果你去日本旅游,一定不要错过大阪。大阪的别称是“日本的厨房”。全日本人提起大阪,都惊叹于他们的能吃。
而来大阪千万不要错过四样小吃。
章鱼烧(推荐店铺:美味屋|UMAI-YA)
大阪烧(推荐店铺:笛|FUE)
串炸
乌冬面
在大阪,出名的不仅有这四样美食,还有东洋居酒屋。东洋已经在街头经营了26年,虽然名字听着像是个店铺,但其实它是一个正经的露天街边摊。
掌勺人筑元丰次,曾经梦想开一间居酒屋,然而当他攒够了钱,父亲却突然去世,积蓄拿去办完葬礼便所剩无几。如今虽然仍然开在街边,起名叫居酒屋倒也是圆梦了。
别人说他固执、不讲理以及是能操纵火焰的魔法师。
而他认为自己是大阪的诈骗师。因为他不仅总是“骚扰”客人,开他们的玩笑,他还总是能够将一些食材变废为宝。
比如金枪鱼的下巴。
炙烤金枪鱼下巴
而变废为宝的秘诀就是用喷枪来烹饪。
在烹饪的时候,快速把手伸进冰水蘸一蘸,就可以在大火中徒手抓肉。这可以避免金属夹弄伤金枪鱼肉,破坏鱼肉原生的纹理,使鱼肉更有嚼劲。
东洋的另一道特色菜叫主厨三重奏,不同于传统而精致的日本寿司,老爷子将新鲜的鱼籽、海胆以及大块的生鱼片与海苔大米杂糅在一起,给客人吃的就是这份三倍新鲜的爽快。
看着丰次烹饪的样子,似乎和传统印象里严谨的日本料理有些出路,而这正是客人认为东洋可以代表大阪美食的原因。
因为正是这份无拘无束,不墨守成规,代表着大阪这个城市的自由。
如今他的员工成了他的孩子,客人成了他的家人。
世事无常,那就顺其自然。
3
印度·德里
DALCHANDKASHYAP曼格拉恰特摊
提起印度美食,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印度飞饼,这个最广为人知的小吃却不是最受当地人欢迎的小吃。如果你去印度旅游,请务必品尝一下“恰特”。
“恰特”意为“吮指”,表示好吃到要舔你的手指,是炸马铃薯类小吃的统称。
别看它只是普通的油炸马铃薯,但当淋上印度酸辣酱和酸奶,加上蔬菜,不仅酥脆可口,还酸酸甜甜中带点辣味,充分开发了人的味蕾。
而达陈做的“恰特”是印度德里最特别的恰特。
曼格拉恰特摊从达陈祖父就开始经营,可以说是恰特世家,所以要吃最地道的恰特就要选“曼格拉恰特摊”。
即使只是一个小摊位,达陈也承袭祖父和父亲的教诲,认认真真做“味道”,才吸引了无数的回头客。
他最拿手的是炸马铃薯饼。在马铃薯泥里包小扁豆,口感非常酥脆。
挑选好食材是一方面,但其中最关键的是香料的挑选。
多种香料混合,赋予了马铃薯特别的风味,这便是达陈“恰特”的秘密。
在新加坡世界小吃大赛上获奖的达陈。
4
印度尼西亚·日惹
MBAHSATINEM市场点心
日惹是印度尼西亚唯一仍由苏丹人统治的地区,因此很多传统文化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包括小吃。
比如主菜是菠萝密的卤肉饭
蔬菜配花生酱的加多加多
印尼肉丸
印尼炒饭
以及“市场点心”
市场点心是甜的街头小吃的统称,通常由椰糖、糯米、木薯和椰子制成,是印度尼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小吃。
沙蒂南奶奶就是做市场点心的高手,她有着50多年的制作经验,可以说是一张活着的“市场点心食谱”。
不同于颜色鲜艳、长相精致的现代市场点心,沙蒂南奶奶遵从传统的制作方法,做出的市场点心基本呈现出咖啡色、绿色和淡白色,长相也相对粗糙些。
用树叶包裹,用丝线切糕。手法原始,卖相一般。
然而就是这样简单的点心,却好吃到让印尼前总统都变成了她的常客。
没有人知道这简单工序里蕴藏的魔力,但只有每天半夜12点起来准备原料的沙蒂南奶奶自己知道,她的付出对得起这个口碑。
坚持做好一件事的沙蒂南奶奶最终实现了财务自由,她的幸福感和我们一样,就是这么简单。
5
韩国·首尔
YOONSUN故乡刀切面
广藏市场是品尝传统韩国料理的最佳地点。
酱油蟹(首尔洪林小菜)
辣炒年糕
紫菜包饭细卷
绿豆煎饼(朴家绿豆煎饼)
刀切面
赵尹善做的刀切面不仅汤头浓郁,还有开胃的特制泡菜。经过鲜虾熬制的汤,佐以胡萝卜和韭菜,开胃爽口,吸引了大批的客人。
客人说她做出来的美食有家的味道。不仅因为是家常菜的原因,还因为在她那里吃上一顿面,她就像妈妈一样唠叨,问你够不够吃呀,面要不要加一点,大有不吃饱就不放你走的架势。
说起决定做刀切面摊子的原因,赵尹善说她喜欢揉面团的感觉,就像摸婴儿的屁股一样。
何为家常菜,便是能吃出家的感觉。
6
越南·胡志明市
TRUOC阿卓螺肉摊
螺肉是胡志明市最受欢迎的街头小吃。不过,如果你在越南说要吃螺肉,老板还要反问你,吃什么螺肉?因为在越南,螺肉不仅包括螺类,还有虾子、螃蟹、蛤蜊以及扇贝。
阿卓最擅长做的一道菜是炒泥海蜷,用蒜炒香以后,加入椰奶,炖至奶香四溢。
去除海鲜的腥味,将螺肉的鲜和椰汁的奶香结合在一起,一道独具越南特色的炒泥海蜷就做成了。
除了人人爱吃的螺肉,还有大家都熟知的越南河粉。
早期的越南河粉原不是如今一般清爽,由于战争的缘故,粮食短缺,当地人会充分利用整只鸡的部位,炖出带有厚重油脂的河粉汤。
而考虑到现代人健康饮食的观念,改良了的越南河粉,便越来愈比较清淡。
齐同河粉摊从战争年代便开始营业到现在,可以说他们家的河粉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阿卓家的竹蛏炒空心菜
阿卓努力赚钱供儿子上大学,是为了让他找好工作,为了让他过得比自己好。这是最好的年代,没有战争的年代。
7
新加坡
AISHA海格路蒸米糕
新加坡是个移民国家,没有自己的语言,便也没有自己的根,唯有食物,可以作为本国文化的代表。
蒸米糕是新加坡的传统点心,包裹着加热以后融化的椰糖。
然后将糯米粉放入一个个小铁罐,再将小铁罐放入蒸锅。最后撒上椰子粉,盖一片香兰叶。软糯的米糕伴着淡淡的香草味,入口清淡,回味无穷。
然而因为做工复杂,这种传统点心却越来越少见了。
阿伊莎是少数还在卖蒸米糕的摊位之一,她的手艺是由曾祖母那传承下来的。
她的梦想是做一个糕点师,所以她曾用卖蒸米糕的钱去美国留学,并在一家星级酒店做糕点师。但迫于家庭的压力,她不得不回去继续经营蒸米糕。
通过利用机器缩减米糕制作时间,阿伊莎不仅将这种传统糕点的手艺保留了下来,也实现了自己糕点师的梦想。
8
菲律宾·宿务
ENTOY安多伊的巴卡西
在菲律宾宿务一个叫科尔多瓦的滨海小镇上,年迈的安多伊经营着一家鳗鱼铺。
他用尼拉朗的方式煮海鳗。
尼拉郎是岛上特有的烹煮方式,用各种蔬菜和香料来煮海鲜,加上绿芒果和发酵的黑豆,来增添汤的酸味。
这种汤可以炖各种各样的海味,但当它和海鳗结合的时候,两个字,完美。
一碗热腾腾的海鳗汤下肚,让人浑身发热,立马身心放松。
后来不知何时开始,有传言一对多年无子的夫妻来这里吃了安多伊的海鳗汤,回去便怀上了,从此安多伊的餐厅便门庭若市,而他的海鳗汤也获得了“超级壮阳药”的称号。
随后,科尔多瓦也逐渐出名起来,小岛有了更多的人气,慢慢有了更多的小吃,带动了岛上的经济水平。
“当我驾鹤归去,我希望布瓦松的人们会记住,不管我以前是多么贫穷,我仍然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来帮助这个社区。”
图片来源:影片(侵删)
编辑:小次
转载联系后台
人间万事屋
情感/故事/生活
喜欢?
记得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