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张先生今年58岁,临安人,平时特别喜欢喝酒。0年来,他每天要喝半斤白酒。10年前的一天,张先生大量饮酒后,两个膝关节突然剧烈疼痛起来,就像被什么东西咬了一样。
网络图
“不到24个小时,越来越痛,而且膝盖肿了起来,摸上去还挺烫,走路也走不了。”张先生说,“后来,我找了消炎止痛药,吃了后不痛不肿了,也就没去管它了。”
网络图
打那以后,疼痛时不时来“骚扰”张先生,而且疼痛的关节越来越多,但他觉得痛过也没啥不舒服的,所以也没当回事。
直到四五年前的一天,双肩、肘、腕、髋、膝、踝关节,两侧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趾指关节等都痛了起来,医院就诊,最后被诊断为痛风。
网络图
10年来从未坚持正规降尿酸治疗当时医生反复强调了饮食控制及戒酒的重要性。经过对症处理,张先生的疼痛已经好转,所以也就“好了伤疤忘了痛”,平素照样该吃吃该喝喝。
这些年里,偶尔痛得受不了,医院对症治疗,缓解下疼痛,从未坚持正规降尿酸治疗。
反反复复多次发作后,张先生目前全身多处有痛风石沉积,甚至影响到了其关节活动,严重影响了日常活动。
两周前,他再次因为医院治疗;上周二,因为并发严重高钾血症,医院。
“张先生身上长了很多痛风石,像耳廓上、手脚关节上,长了数不清的米粒一样的痛风石;最大的在大脚趾边上,有鹌鹑蛋大小,已经影响到了行走。”医院内分泌风湿肾病科主任徐英英说。
张先生的耳廓上长了很多米粒一样的痛风石
她告诉记者,尽管目前张先生的痛风症状已经缓解了,但是高钾血症还比较严重,需要继续住院治疗。
徐英英提到,痛风是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因其常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关节剧烈疼痛、肿胀、发热,被称为“病中之王”“王者之病”。
高尿酸血症也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相关疾病(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事件及死亡、慢性肾病等)的独立危险因素。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呈现高流行、年轻化、男性高于女性、沿海高于内地的趋势,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地区,患病率达5%-2.5%,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
“痛风起病急骤,好发于关节,可伴有全身表现。其发作诱因大多为饱餐饮酒、过度疲劳、紧张、关节局部损伤、手术、受冷受潮等。”徐英英提到,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痛风患者总数已经超过万,发病以男性为主。
不是每个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得痛风那么,体检发现血尿酸高,就一定是痛风吗?徐英英表示,并不是每一个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都会得痛风。据统计,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大约只有10%最后会出现痛风发作。
她解释,人体血液内的尿酸浓度并不稳定,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饮水量的多少、气温的高低、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状态等,所以很难凭一次正常的血尿酸检查结果来排除高尿酸血症,但是却可以凭一次增高的血尿酸检查结果来诊断高尿酸血症。
一般来讲血尿酸越高,得痛风的机率越高。血尿酸控制在00μmol/L以内,会减少痛风发作的频率。
张先生手脚关节上长了很多米粒一样的痛风石
所以,如果痛风发作频繁,且已经出现痛风石、痛风性肾病等并发症时,是需要降尿酸治疗的。
徐英英强调,当痛风医院就诊,不能像张先生之前那样擅自服用药物。
“痛风病程分急性发作期和慢性缓解期,发作的时候确实是疼痛非常明显,这时候止痛治疗最重要。
常用的止痛药有三大类,但每类药物都有很多不良反应。”徐英英说,一旦疼痛缓解,应该积极进行降低体内尿酸的治疗,包括药物、饮食、锻炼等。
这样才能长期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减少甚至消灭痛风的再次发作。
含糖软饮料也是要避免饮用痛风是长期体内尿酸增高的结果,而体内尿酸的来源则是食物中的嘌呤类物质,那么哪些食物中嘌呤含量比较高呢?
徐英英表示,海鲜及动物内脏(如海鳗、白鲳鱼、乌鱼、鲢鱼、牡蛎、白带鱼、蚌蛤、鱼子、猪大肠、猪肝、牛肝、鸡肝、鸭肝)等嘌呤含量比较高,患者在痛风发作时,应该尽量避免食用这些食物,即使是在痛风发作缓解期,也应该严格控制这些食物的食用量。
豆类植物中含有的嘌呤确实是植物中含量较高的一类食物,但是豆制品嘌呤含量有限,建议急性期尽量不食用,但缓解期完全不吃没有科学依据,否则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人体内的尿酸代谢后主要通过小便排出体内,所以,我们平时应该多喝水增加尿酸在体内的排泄。”徐英英发现,很多痛风患者都有一个不良的生活习惯:平时不爱喝水。
另外,喜欢喝酒的人容易得痛风,这是因为人体饮酒后,一方面,酒精需要从肾脏排泄,会挤占尿酸排泄的通路,减少血尿酸的清除,升高血液中尿酸浓度;另一方面,酒精在肝脏中氧化代谢会影响食物嘌呤在肝脏中转化为尿酸,增加尿酸生成,所以痛风患者必须戒酒。
现在研究还发现,除了酒精外,蔗糖、果糖等糖类物质也会增加人体血液中尿酸浓度,同时也抑制了尿酸的排泄。
因此,每天饮用超过mL以上的含糖软饮料的人群,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概率将倍增。所以,对于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而言,除了不饮酒,含糖软饮料也是要避免饮用的。
网络图
治疗痛风不能一蹴而就“每年6-8月是痛风的高发期,门诊每个月会接诊几十例痛风患者,除了跟喝酒、吃海鲜相关外,也和吹空调有关。”徐英英说。
网络图
夏天天气炎热,有的患者在空调房里待久了,关节受凉后就会导致痛风急性发作。这是因为寒冷会导致尿酸在体内加速结晶,所以,保暖有助于减少痛风的发作。
网络图
除此之外,外伤也是容易被忽视的痛风诱发因素。
在门诊中,徐英英碰到过一个腕关节有旧伤的痛风患者,每次痛风发作均是那个腕关节受累,可能是因为局部血液循环差,尿酸盐容易沉积此处有关,所以促进血液循环(运动锻炼)有助于减少痛风的发作。
徐英英强调,痛风患者如果坚持健康生活方式,那么是完全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痛风的目的的。
但是,溶解体内尿酸结晶的过程相当缓慢,大约需要1-年的时间;而且养成和保持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也是一个终身过程,所以治疗痛风还是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坚持一个相对长时期稳定的用药治疗,这样才能获得最满意的治疗效果。
小贴士:4月20日是“全民痛风日”,医院内分泌风湿肾病科将举办高尿酸血症讲座,旨在让大家能更好地了解高尿酸血症潜藏的危害,以达到早期预防和更好地控制其并发症的目的。医院院长高祥福和内分泌风湿科主治中医师留菁菁;讲座结束后,内分泌风湿科主任徐英英将携科室成员,为大家提供义诊和免费咨询。
活动时间:年4月19日上午9点半至11点
活动地点:医院门诊楼五楼大厅
活动内容:
1.免费为病友提供快速尿酸检测1次;
2.免费为病友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册;
.免费为病友提供小礼品一份。
作者:时报记者潘洁通讯员汤婕
编辑:波酱
转载须申请授权并注明出处:
青年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