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座涨姿势的米其林怀石料理

GINZAOKUDA奥田

怀石料理

——高端的食材往往采用最简单的烹饪手法——

(餐厅在建筑的负一楼)

日料的讲究,是在简单的食材和简明的步骤之中,方寸之间有乾坤。这是第一次在东京吃米其林怀石料理,虽然来了也大半年了。位于银座的,常年是东京米其林成员,最好赢得过二星殊荣。由其主理人的徒弟主理,奥田透自己常在的餐厅已经连续6年摘得米其林三星,两家餐厅近在咫尺,相对来说,奥田好约一些。餐厅点缀了许多清雅的绿植,配合夏天正好。陶器选用了西冈小十。环境上十分讲究。菜品:第一道前菜,点题夏天。荷叶装点做底,莼菜、番茄、秋葵层次更迭,清新爽口,酸甜开胃。第二道菜,也是当天最喜欢的,也是奥田透本人常做的一道菜。海胆玉米素面,这道菜第一口是其面上植物的香气,原谅我并没有十分肯定的尝出来,“嫌疑人”有紫苏、薄荷和茼蒿。然而还没反应过来,海胆带着海的气息就充斥在口中,迅雷不及掩耳之间,玉米甜香的口感再次如潮汐一样扑灭前者,最终留在口齿之间。这道菜一抿三觉,真的让我很喜欢。打底的装饰也是叶形类似于枫叶的鸡爪槭。非常爱这道菜。第三道菜毛蟹肉,这也是奥田透自己的一道菜,莲藕、黄瓜、梅子肉,洗去前面海胆在口中强势留下的味道和腻感。第四道菜海鳗鲡豆腐汤,鱼肉本身不带有比较特别的味道,但是作为长年在广州喝鱼汤的认知,这道菜鱼肉并不是很爽弹,和特别准备的毛豆豆腐放在一起,没有特别的体验,感觉无功无过比较平平无奇。第五道菜是刺身,鲣鱼和鸟贝放在一起,鲣鱼自带一些海腥味,鸟贝则无味温润,搭配着吃挺好。第六道菜鲍鱼片配芦笋,这是一道让我想起中华料理的菜品,不知道是否加入蚝油,底汤里的汁水非常浓郁,和除了牛肉以外的日料风格迥异。口味强势。第七道菜是炭烤纯鱼,这是前面精致之后,最“直男癌”的一道菜,粗旷刚烈。50分钟的碳烤,不加一滴油,全部都是纯鱼本身的气味。朋友和主持聊的很开心,谈话之间,送了两杯黑啤,说是搭配起来,十分不错。于是就照做了,但是对牛弹琴,我还是没太吃出前面的荒谬般的惊喜,但是并不是让人失望,依旧好吃。第八道菜是兵库县的牛肉,这也是神户牛肉里精华中的精华,口味稍显咸腻,和中餐的审美标准略有不同。所以这也是我唯一不太欣赏的一道菜品。第九道菜虎鱼茄子的萝卜泥汤,萝卜粒搅拌进入汤中,将前面肉质食物的油腻解除,像夏日烈阳之后短暂的倾盆大雨。作为热菜的最后一道,它带有任务同时也完美落地。第十道菜主食,鳗鱼饭。与其他不同,作为怀石料理,分量当然不是定食吃饱的分量,但其中别出心裁的是配上了许多条状的鸡蛋卷,增加口感上的丰富和层次。第十一道菜甜品,椰子雪糕和静冈县的哈密瓜,这道菜的摆盘和口感一样让人满意,半透明的绿色沁人心脾,哈密瓜的糖分略高,和几年前在新疆吃的27%糖分的哈密瓜有的一比。店家也配了一杯茶,作为搭配。整体吃下来,分量来说刚刚好,但其实我并不算是吃的多人的,我朋友(一个瘦子!!)就说没有吃饱。这是很少见吃不饱的怀石料理哈哈哈。一顿怀石料理吃出挺多日式的哲学,在我看来,一个是克制,一个是慢下来。克制在于菜品的选择简明,烹饪步骤简单明了。所有的差距都在毫秒之间,技术和品质的展现往往就在分寸之内。专注力是鉴别克制的基本戒尺。这也符合日本一直以来被人津津乐道的“强迫症”一般的事业精神。慢下来,常常是品尝怀石料理的基本要求,一顿饭吃3小时,一道一道的娓娓细品,这是日式生活的哲学。生活的每一秒钟其实都能静静地观察和体验,诸如东京这样的大都市,国内北上广的城市片区,生活越来越快,就和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一样,力求速度,越来越快。沿途风景不再是一种追寻。无论其中好坏,这样偶尔停下来再捕捉其中,也是很有意思,每个人的孩童时期想必也曾经慢慢观察过身边,这种似曾相识的体验挺好。记录的第一次东京怀石料理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不离不弃。嘻嘻。非专业美食家,其中笔拙指出,望海纳。

GINZAOKUDA奥田

怀石料理

--

?谢谢阅读;?字体改成16号字,如果依旧喜欢小一点,后台留言,下次改成14号。谢谢噢。ZHUSHUOJI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mane.com/hmxx/108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