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还没到,对于鳗鱼饭的期待就像蒲烧时腾起的小火苗一样燃了起来。
还记得小时候看《樱桃小丸子》里面有一个片段,小丸子相中了橱柜里的特级鳗鱼饭,纠缠着要爷爷买来吃。
小丸子吃过后大呼,
“原来还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啊!”
到底有多好吃?
这一直成为我那段时间无比向往解决的谜团。
日本同胞喜欢在盛夏吃鳗鱼。每到炎炎夏日,日本人都会用鳗鱼来打牙祭,鳗鱼店也会宣传“土用之丑日享用鳗鱼保健康”。
谷崎润一郎的小说《细雪》里,大阪的名门望族莳冈家四姐妹去东京探亲,必去“大黑屋”吃一顿鳗鱼饭。
对于国内的鳗鱼饭爱好者来说,吃一碗鳗鱼饭仔如今不是难事,但吃一碗像样的鳗鱼饭好像不是那么容易。
一碗好吃的鳗鱼饭,需要挑选新鲜鳗鱼活杀,在切制时,鱼身的宽度和厚度要保持同一规格,先将鳗鱼蒸上一小时,再经三次慢火细烤,烤到外皮微焦渗出油脂,又能保留鱼皮胶质弹性的口感,这非常考验厨师对火候的把控。
与寿司行业的“舍利三年”一样,在鳗鱼界有这样一句话——三年串签,八年刨背,烧烤一生。可见鳗鱼的烧制多么见功底。火光之间,都是厨师一点一滴的功夫。
光子是我体验日料的导师,虽然很多时候都会约着她一起吃日料,但唯独馋鳗鱼饭时,大部分时候我都会自己去。
总觉得鳗鱼饭应该是属于一个人的狂欢。
穿着和服的服务生摆下泛着幽光的漆盒,掀开盒盖,五段切得整整齐齐的泛着金黄色泽的鳗鱼铺满食盒,边上露出一圈雪白的米饭,晶莹剔透光泽闪烁,裹上酱汁后每一粒都能爆发一个小宇宙,透亮的深红酱汁与漆盒交相辉映。这个时候,无论被潜藏多深的食欲,相信都会被勾出来。
比较老道的日料店吃鳗鱼饭,讲究鳗鱼三吃。把鳗鱼切成小块盖在米饭上,先品尝鳗鱼,可以加入芥末和葱等增添丰富口味,最后再加入高汤,变成鳗鱼茶泡饭。
光子的父辈在京都开一家寿司店,讲起日料来,总是头头是道。
一份好吃的鳗鱼饭,从新鲜上好的原材料到最终的上桌,中间的工序哪一道都不能少。
首先先给它做做“松骨按摩”很有必要,用刀底部轻轻斜切鳗鱼,切断与肉中隐藏的肉筋,使肉质变得更加松软的同时,又不失鳗鱼应有的q弹口感。
在锅中蒸到半熟后就开始进行烤制,此时的火候就十分重要。其中鳗鱼皮是最关键的部位,烤的过分则会丢失皮脂感,烤的不够则会产生腥味。烤到渗出油来表皮微焦的状态最佳。
烤制过程中需要分次地翻面和刷酱汁,这期间每一点微妙的变化都会影响最后的口感。
一个人吃鳗鱼饭的时候,我总忍不住想象这样的场景(虽然我从没有自己烤过鳗鱼饭)——“鳗鱼肉从平整烤制微卷,发出轻微的滋滋声,鳗鱼的脂肪也微微冒出小泡,偶尔滴下来就会窜起一丝火苗”,这样的瞬间,总让我联想到那些日常中突然燃起的小确幸一样,微妙细小又温暖。
当然,不管火候时间的千变万化,一碗好吃的鳗鱼饭的灵魂还要在于那一锅黑黝黝的鳗鱼汁。光子说,传统老店店都有自己的配方,有的会搭配适量的鸡骨以吊出肉味,有的会加入红萝卜、洋葱、西芹来提升鲜甜。一锅完美的鳗鱼汁不仅能掩盖鳗鱼的腥味,同时搭配米饭又是绝佳,酱汁配方比例千变万化,好的鳗鱼汁可谓鳗鱼店的镇店之宝。比如说,“琥穴”的鳗汁,就会加入煮过的清酒,以提香增鲜。“小山”的鳗鱼汁则强调鳗鱼味,所以鳗鱼骨下得比较多。
当然,米饭也是关键,好的米饭要有天然原始的米香,还能在酱汁辉映里闪现出诱人光泽,柔软度要能衬托鳗鱼,也能平衡毫不掩饰霸道香气的鳗鱼,在口腔里不过分独立也不能失掉个性,在细细咀嚼中朴实柔软的质感来对照出鳗鱼的浓郁。
资深的食客还会在吃鳗鱼饭之前,先观察一下鳗鱼的曲线。这是因为有些日本料理店会采用半成品鳗鱼来制作,为了让鳗鱼显大,还会刻意“压平”鱼身,这种“人工让鳗鱼长大”的方式显然会伤害鳗鱼最初始的口感。
最丧心病狂的美食剧《孤独的美食家》中这样评价鳗鱼盖饭,“鳗鱼煎烤得油光四溢,光艳动人,破坏力可想而知。”
用破坏力来形容鳗鱼饭,可见是一种多么无以言表的溢美。
被《名侦探柯南》里元太视为最爱吃的鳗鱼饭,也被称为动漫界的四大美食之一。被炙烤得油香四溢、入口即化的鳗鱼,绵密的肉质和焦脆的表皮搭配软糯弹牙的米饭,简直就是直指灵魂。就连日本美食家北大路鲁山人也说:“只闻鳗鱼味就足以配饭。”
现今世界上的鳗鱼种类共有18种,包括欧洲鳗、美洲鳗、日本鳗等。日本菜经常使用的鳗鱼有两种,一种是日本鳗,即淡水鳗(unagi),又被称为“鳗鲡”“河鳗”等,这也是传统鳗鱼饭用到的鳗鱼种类。另一种是与河鳗分属不同目的海鳗(anago),在日语中称为鳢,又叫穴子鱼,也就是鳗鱼家族中最矜贵的星鳗,它属于海底洞穴寄居性鱼类,生性夜间行动,白天寄居,故也被叫做“穴子”。日本的饮食流派素有关东关西之分,鳗鱼也不例外。江户人对河鳗的喜爱就好比京都人对海鳗的喜爱,因此在日本素有“关东鳗关西鳢”一说。
海鳗刺多,所以关西人发明了一种处理海鳗的特殊技法——“切骨”,一般每一寸长的海鳗肉需要切割二十五到二十七刀,这样海鳗体内的尖刺被完全切碎,就算不去除骨头吃起来舌头也不会感到刺痛。海鳗有许多吃法,比如寿司店常供应的穴子寿司、海鳗汤等。
鳗鱼的一生很传奇,它的生活形态与鲑鱼的生活形态恰好相反。鲑鱼每到产卵的季节便会溯溪而上,回到其出生地产卵而后死亡;鳗鱼则是生于深海,洄游到淡水中栖息生长,到了秋季再从溪河降海回游,由于鳗鱼在降河时期就开始绝食,加之路途遥远艰险,所以大多数鳗鱼在到达产卵场完成使命后便力竭而死。
他们从溪河历经艰辛回到深海产卵后,也就完成了一生最重要的意义,生与斯又死于斯,颇有落叶归根的情怀,真是让人唏嘘。
北京虽然有数不清的日料店,不过吃到好吃的鳗鱼饭也绝非易事。
照例推荐几家店,网红店——鳗鳗的爱;平价好味店——菊次郎日本家庭料理;路边的匠心店——和食亭;低调精品店——鮨吞Sushinomi;豪华怀石料理——颐和安缦日料店……
如我所讲,记得带自己去吃就够了。
我时常想,日料的最伟大之处一定是对一个人吃饭的尊重,行走世间,我们也许不一定拥有金钟罩和铁布衫,但是还好有一碗浓油闪亮的鳗鱼饭,用一种极简又不将就的态度面对生活,当红木漆碗端在面前,所有的烦扰都被掠过,耳边只有一首关于美妙夏天的风物诗。
猜你还喜欢:
“吃”在端午节
一碗柳州螺蛳粉引发的“事故”——
我们都坚信,妈妈做的菜是最棒的
世人皆爱五花肉
在慵懒悠闲的三亚,被各种美味飘香的米粉吃醉~
请把我埋在这松软鲜香的肉松里吧
那一锅渗透灵魂的喷香猪油
(更多文章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