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来源
本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干燥内壳。
2别名乌鲗骨、乌贼鱼骨、墨鱼盖、乌贼骨、墨鱼骨。
3药材性状1、无针乌贼:内壳长椭圆形而扁平,边缘薄,中间厚,长9-14cm,宽2.5-3.5cm,厚1.2-1.5cm。背面有磁白色脊状隆起,两侧略显微红色,隐约见细小疣点状突起,形成近平行半环状纹理;腹面白色,尾端到中部有细密波状横层纹;角质缘半透明,尾部较宽平,无骨针。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粉质,显疏松层纹。气微腥,味微咸。
2、金乌贼:内壳较前者大,长13-23cm,宽约至6.5cm,最厚部分位于前半部,厚0.8-1.2cm。背面疣点明显,略作层状排列;腹面波状横层纹,占全体大部分,中间有纵向浅槽;尾部角质缘渐宽,向腹面翘起,末端有一个骨针,多已断落。
4性味与归经性温、味咸;归肝、肾经。
5炮制方法1、海螵蛸: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清水漂洗至无明显咸味,干燥,去硬壳。砸成小块。
2、炒海螵蛸:取净海螵蛸细块,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放凉。
3、醋海螵蛸:取净海螵蛸加醋拌匀,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显微黄色,取出,放凉。每海螵蛸kg,用醋10kg。
6功能与主治具有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的功效。主治遗精,带下,崩漏,吐血,便血及外伤出血,胃痛吐酸,湿疮,湿疹,溃疡不敛。
7相关论述1、《神农本草经》:“主女子赤白漏下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癥瘕,无子。”
2、《本草品汇精要》:“止精滑,去目翳。”
8药用价值用于遗精、带下、崩漏下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外伤出血、胃痛吞酸,以及湿疮湿疹、溃疡不敛、疮多脓汁等。
本品止血主要用于肺胃出血和泌尿生殖器官的出血。
现代用治上消化道出血、各类型鼻出血、拔牙术后出血、胃黏膜脱垂、胃幽门痉挛、阴囊湿疹、压疮、皮肤溃疡病、沙眼、滤泡性结膜炎、疟疾、哮喘、汗斑、脚癣及胃肠造影。
9用法及用量煎服,6-12g。散剂酌减。外用适量。
10使用注意阴虚多热者不宜多服;久服易致便秘,可适当配润肠药同用。
11药材故事墨斗鱼即墨鱼,又称乌贼。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是海洋奉献给人类的一味美食和良药。食用宜炒、蒸、煮、炖,还可锤烂制成圆溜、雪白、鲜味的墨斗丸,是鱼丸中的上品,烹汤的佳料。
为何又称乌贼鱼?民间流传着一个美妙的传说。古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有一年南巡到海边,和众随从都被黄海的美景迷住。一太监观赏得乐不可支,竟将一只装有文房四宝和奏章的白绸袋子丢失在海滩上。天长日久,袋子受大海之滋润,得天地之精英,变为一个小精灵。袋身变成雪白的肉体,两根袋带变成两条腕须,袋内的墨裹在肉体中的墨囊内。小精灵生活在海里,神出鬼没,一遇强敌,即鼓腹喷出墨汁把水搅黑,趁机逃之天天。小精灵喷射墨汁,行动神速如賊,故后人又称墨鱼为“乌贼”。
墨鱼不但是人们餐桌上的美食佳肴,也是种良药。中医研究,墨伯味甘威、性平,入肝肾二经,有滋肝肾、补血脉、愈崩淋、利胎产、调经带、疗疝瘕之功。墨鱼壳,中药叫“海螵蛸”,是一味制酸、止血、收敛之常用中药。墨鱼全身都是宝,具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文中内容仅供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编辑:沛宝
两性疑问,产品咨询欢迎拨打--
投稿或你有故事,欢迎给沛宝留言联系哦
戳这里,阅读原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