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米其林三星怀石料理为何这么贵,贵的有

提前一个月预定了京都米其林三星,在日本的米其林三星餐厅里价格算是最亲民的了,但还是只吃得起午餐。店面很不起眼,找了好几次才找到,在一处深巷中,进门之后,店很小,也是浓浓的家庭餐馆的布置,餐台前坐着几位客人。

去的这家老店-纸园隐于京都一条古老的街道上,虽是旅游地,到本店却有种曲径通幽之感。那天小雨淅沥,山上的植被被打的翠绿,一路走上山,心境不自觉的沉静。看到招牌,拐个弯看到的日式老宅子便是,整体看上去古朴整洁,有青石玄关,门口垂着灯。

京都被认为是怀石料理的集大成之地,有许多百年以上的名店、老店等待食客探访。怀石料理一般人均在2万日元以上,午间提供简化的套餐,一般价格是晚餐的一半。如果预算充足的话,不妨来在京都品味一餐古朴优雅的京怀石,细细体会清淡之中的韵味。图为厨师和客人只是隔着一个餐台,面对面服务与就餐。

去京都吃怀石料理,是在国内网上一早就订好的行程。查了很多,看到惊人的价格,犹犹豫豫还是选了一家三星米其林。图为从餐厅里可以看到厨师在厨房里工作。

久闻京都老店多,岚山的“吉兆”、伏见的“鱼三楼”、南禅寺的“瓢亭”与京三条的“竹茂楼”,无不恪守传统,将京都料理与怀石料理的精髓传承至今,但在游客中的名气却似不及菊乃井。想是与菊乃井村田先生将日本料理推广到世界,让全世界了解“情趣盎然的京都料理”的经营理念有关。我一向不偏爱融合菜,对饮食上的创新更是谨慎,预定菊乃井多少是出于游客心理,加上午餐的KaisekiCuisine价格相对亲民,

老板很热情,每一道菜上来都会很热心的介绍,把里面用到的材料按照菜单解释一遍,比较用心和让人感动的是,每一份菜单都是手写的,在离店的时候,老板还会在菜单的背面写上感谢语和祝福的话语。

第一道开胃菜的鲜贝,配上了梅子果冻和开胃酒,酸甜中带有鲜贝的天然咸鲜味,非常开胃。

第二道海鳗汤,主厨亲自出来示范如何享用,告诉日本传统的吃法是一口菜一口汤,内容和汤的鲜味才都能品到。

第三道的刺身,食材非常新鲜,鲔鱼真正做到了入口即化,虽然知道这个词已经用烂了,但确实是真实感受,鱿鱼和虾也非常鲜甜,和国内吃到的具有浓厚生蛋白质的食材完全不一样,不知道厨师是怎么做的。

第四道胡麻豆腐,口感出乎意料很有韧性,口感很特别,最右边的拌菜居然是茼蒿菜,也算是很新鲜的做法,右二的寿司是用大德寺的枫叶包裹的,说我能感觉到禅意那是骗人,但确实有股特别的清香。图为厨师在餐台上做食,客人可以边观看边聊天边吃。

午餐的怀石套餐从简,一套十几道,有精致的英文菜单把原料都写出来,这加深了我对“经营外国人生意”的印象。整体感觉料理食材丰富,搭配新颖,滋味清淡

老板还会端上一个盘子,盘子上都是各种手烧杯子,每款只有一个,供客人挑选,不是送的,是拿来喝酒用的。

日本这些好的料亭,都是值得一去再去的,因为不同时令菜单一直在变,每次去都能体验到不同的菜式,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国内这些连靠吃祖上传下来的老本都吃不像样的百年老店学习。图为老板推荐的日本清酒,淡淡的味道。

一开始看到每道菜份量这麽一点点,还说,这能吃的饱吗?后来一边吃一边看每道菜做好之后从厨房的窗之端出来,吃一道之后,又一道端出来,最后终于撑的不行了,扶墙出来了。

第五道是海鲜饭,上面打了一个新鲜鸡蛋,没有特别的记忆点,属于正常发挥的菜品。

单从器皿、包装,你就能透视到主厨凌驾于传统之上的创意思想,而食物的制作更是深入浅出地融入了花香茶道的文化底蕴。

每道菜都颜值爆表,色香味俱全,值得打飞的来品尝。

日式甜品配抹茶,完美收官。这一餐米其林三星怀石料理每人大概需要人民币元左右。

-THEEND-

本文来源:张艺摄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mane.com/hmtz/53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