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人民警察”主题征文
水警地狱式训练
文丨夏晓露
小邓突然被冰冷的水刺激,大脑一下子醒了。然而,他却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前一片模糊,鼻子口腔内有液体流入。此刻,他彻底醒了,发现,自己坠入河中。四周漆黑一片,水像一件沉重的盔甲,套着全身,压迫着心脏。他开始大口呼吸,用力游动。因为饮酒太多,身体软绵绵毫无力气,他将头努力伸出水面呼喊:救命、救命......然而一个浪头又将他打了回去,眼前一黑,身体像一块木头在水中忽上忽下,开始往水底沉。一会儿,水中出现了一束光亮......南方的夏夜,河面清风徐徐,那晚小邓在甲板上喝了白酒,带着醉意坐在船边乘凉。当他起身准备回船舱休息时,突然脚下打滑踩空掉进了河水,其他船员发现他落水,找来救生圈时,江水很快没过他的头部,瞬间便消失了,船员马上报警......
“桂洲水道有人落水遇溺”,接到指挥中心发来指令时,一艘水警“顺公6号”快艇正在执行夜间勤务工作,情况紧急,“顺公6号”快艇立即加速赶往现场搜救。
当救援队伍赶到时,发现溺水男子早已没了踪影。当晚正是退潮时段,水流比较急,且江中有漩涡和礁石,情况不妙,广东顺德水警根据水流方向和速度,驾船沿途搜寻。在漆黑一片的茫茫北江中,救援人员打着手电筒仔细搜救,驾驶员也小心翼翼地控制着快艇,防止船身受水流过急的影响而撞到溺水者。
不到3分钟时间,救援队员在距离落水点东面米左右的9号灯塔附近水域发现了遇溺男子。江水深约有五六米,小邓在水中一浮一沉......救援水警一边指挥快艇向遇溺者靠近,一边取下快艇上配备的4米竹钩,一把就钩住溺水男子的上衣,将其连拖带拽救上了快艇。小邓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救援人员对其实施心肺复苏,不一会,小邓渐渐苏醒。
......
这只是水警救援的一个实例。水警的基本职责就是水下救援和打击水上犯罪,守护水域安全保卫,于此,水下训练至关重要。
据报道,去年入夏以来,广东地区已经发生多起溺亡悲剧。
6月28日,惠州一对父母带6岁儿子在公园嬉水,因疏忽将孩子独自留在江中,结果孩子在挣扎过程中从游泳圈以及安全绳上脱出,沉入4米深的水底溺亡;
7月9日,湛江雷州附城中学8名学生高考结束后到海滨浴场游玩,其中名男生到海边捡足球时被海浪卷走失联;
8月7日,3名初中生在湛江廉江市石岭镇九洲江木岭村河段岸边玩耍时,其中1人不慎失足落水,另2人跳入河中施救,3人悉数溺亡……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一条条陨落的生命、一个个破碎的家庭。
生命至高无上。
水警的训练与陆上警察训练完全不同,他们往往进行的是以命换命的训练。将时间拉回到亚运会前的一次次训练,感受当年佛山水警一中队队长(现为佛山特警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房磊讲述他们的“地狱式”训练。
盛夏,热带低气压在关岛之西北形成。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其后在13时30分,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黑格比”,1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台风,台风将在东澳岛登陆。
面对台风,在海上谁敢前行?谁敢与天气叫板?房磊敢。当房磊收到这条新闻时,竟很兴奋。
他是海中蛟龙还是希腊战神马尔斯,荷马在《伊利亚特》中把马尔斯说成是英雄时代的一名百战不厌的武士。一听到战鼓就手舞足蹈,而房磊一听到风暴则肝火旺盛,斗志昂扬。黑夜、雷雨、台风、浪潮都是房磊的训练道具,他把这种训练称为:“地狱式”训练。
是与死神交手吗,鹿死谁手?
那日,我们来到坐落在东平河岸的佛山市公安局巡逻警察支队特警大队采访。
原来水警是这样炼成的。
年,水警的目标进一步清晰:水警队伍将在巡逻支队的特警大队内设立。
房磊8岁就在家乡山东烟台的海浪里扑腾了。14岁那年进入山东省蹼泳队。年,他与蹼泳队员在亚运会上参加表演赛。之后,他作为队员代表中国队,参加了新加坡举行的亚锦赛。米、米、米三块金牌是房磊的。那一年,他18岁。
年他调到了广东省蹼泳队;年,当看到当时的佛山市公安局准备成立一支水上警察队伍时,他即报名参加了警队。
房磊进入佛山特警大队,由他负责从人多人中挑选人员,为专业队伍储备人才。5年,房磊的队伍又迎来两名从海军陆战队两栖作战旅退役的军人,队伍雏形初具。
他开始选拔队员,并进行来回五公里横渡。水警队员要求是,水性要特别好;心理素质要非常稳定,不浮躁;抗压力、判断力要强。游泳技术要好,还要贴近实战,还有是能进行水上目标的救援......
肇庆西江河道宽三四百米,那年7月份,佛山特警大队在大队长的带领下,多号人进行横渡训练,上下游来回差不多五公里。这是一种高强度的选拔,最终多号人里,包括房磊自己在内,他的队伍第一拨挑出了14人。
他们的营地就驻守在佛山东平河上。如今,又从船艇、潜水等各类水上装备器材及两艘大型巡逻艇装备船艇声纳、雷达、海图、导航、水炮等先进设备进行相当数额的投资。
东平河穿越佛山境内,作为佛山这座城市最坚定又恒久的见证者,东平河一如珠江和黄浦江,历经时间的推移,将历史和文化的沉淀。
此时,河面正停泊着三艘蓝白色巡逻艇,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在水面和巡逻艇上,无比的酷热。站在甲板上执勤民警,头顶烈日、全副武装,汗水流满脸颊,警服已湿透。
“水上执勤与陆地上不同,首先会遇到站不稳的问题。为了在船上站得稳,我们训练了2个月。”正在执勤的一名水警一边擦汗一边说。
这时,房磊从甲板一头上走来,个子足有米,一件警用深蓝色圆领T恤衫,结实的胸大肌和马甲线清晰凸现。脚步沉重有力,走在甲板上,发出哐哐铛铛的响声。迎面的强烈阳光被他挡住。光线流沙一样洒落在他手臂,有些黑色丝绒般,健美,气场十足。
我们站在甲板上交谈,房磊背对着河水和光线,而我则迎着光看他长手长脚比划,有一种生机勃勃中野蛮生长的力量。他伸出“猿”一样的手臂在夕阳下挥舞,目光炯炯,仿佛屏蔽了我的眼睛,却激活我潜入水中的幻觉。
“每天晚饭后,我们都会在队里扎马步1个小时,之后才能上船。”
他们最多的是海域训练,30米深水下学听海流等。在高压下保持清醒的判断力。
台风和大海是他们最好的训练道具。
那日听到“黑格比”台风的天气预报时,他马上组织一支队伍前往珠海东澳岛展开训练。
到达时,已近黄昏。
闪电、风暴、雷鸣,巨大的暴风云团在珠海的万山群岛外东澳岛上空对峙,整个东澳岛笼罩在既黑又厚的云层中。狂飙把岸边的许多大树连根拨起,海浪一浪高过一浪,让人想到电影《超级飓风》的场景,似乎将人类打入地狱。而房磊他们就是要选择这样的天气进行训练。一般来说,有台风预警,海边禁止人靠近。房磊却带上队员到达东澳岛。他们提着各种潜水装备,一行14人迎着狂风深一脚浅脚走在沙滩上,天将黑未黑,14人如蜿蜒在沙滩的一条巨蟒在滔天的巨浪中,一一潜入海中。
蹼泳冠军的房磊,皮肤黝黑像那条河水,泛着光。晚霞照在他的脸上古铜色的光泽,眼里时不时会飞过微笑,像放飞的两只鸽子,顺着天空盘旋,由此接近我与他的距离感。我只能仰视与他交谈,我们站着谈因为他要为我比划水下训练状态,他把在水下的状态放在陆地的空间演一遍,好让我有直观感。采访水警,是无法去感受水下状态的。
他说,“刚下去时两组人就给浪打散了。但只能继续下,下去后要辨别方向。一组两个,要先定向,以识别回来的方向,定了向之后才能再上到岸。”
水下,水警队员只能相互告知安全后再自己找位置。下水时的装备有指南针、氧气瓶、潜水电脑表、头套照明灯等。下水后,一组人员往往会被水流打散,这时,是最考验训练技能的。水下尽管能打声号,由于深水下,传音密度比陆地大4倍,声音也快4倍,根本辨不清声音的方向,无论是远是近,声音从左耳进,几乎同一时间从右耳出,人听到的声音永远像来自于头顶。
在这种情况下,希望靠打水下声号来确定各自方位,基本上成为一种奢望,但这种声号能告知彼此是安全的。由于海下的潜流很大,上岸路线不断被水流吹乱,需要潜水者不断的修正方位。即使到了水面,等到浮上水面,由于每人配备的氧气只有一瓶,这时已经用光了,离岸还有一百多米,基本上靠浪打回来。
他们像疾风之刃可以披风斩浪,这是训练出来的,在台风中训练在就是一次炼狱之旅。
“训练就是要在这种孤绝的状态下刺破恐惧、保持清醒的判断。”房磊总结道。
入水后,灯全部灭掉,不能出声,入海深30米,再保持30分钟静默。
水中死一样的静,在静到恐惧中开始听、看、辨、识......
听力训练:“呼——吸——呼——吸”时远时近的声音并不像自己身体发出的,如梦似幻,是地狱之声。如果在水中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就会把人的“定向思维”打破,一句话,就是停止地面式的呼吸30秒、又一个30秒,静默的30分钟,犹如在地狱30分钟,只有听力活着,水中只能靠听来判断水流方向。
眼力训练:下水以后,什么都看不见,没有一点能见度。如果打开头顶的照明灯,只能照到每一个潜水者眼前的一些东西,但一般不让开灯,让视力适应水下黑暗辨别周围物象。训练中,如果谁在水中的灯一亮,作为一个规定,该人三个月不能下水。
心理训练:在惠州的大亚湾海域内30万吨油轮的主航道下面,房磊和队员们直接潜到30米以下海域,那里有4个大气压,正常人的肺已缩成一个网球大小,大脑压力可想而知。不一会头如开裂一样痛,但是不能动,这是训练的关口,必须过这个极限,这是对一个水警身体的挑战,也是心理承受力和思维敏锐度的训练......
水警的潜水,区别于海南风景区的休闲性潜水,房磊和队员们面临的状态是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听不见。对周边和未来的不可知,是人生理上最恐惧的状态。
“在水中,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恐怖、孤独。”房磊毫不掩饰地说出水警职业的真实状态。
此时,他让我们上了一艘警用巡逻艇,上白下蓝,闪着鳞光。马达开动,伴着浪花,飞舟逡巡。佛山南海的东平河,河流上游,直达西樵、三水;而水道下游,分为两岔,一处通过广州芳村,一处通往广州番禺,两者都是佛山水道通向广州的关键地理节点。横跨于河面之上的是东平大桥,是佛山禅城通往世纪莲花体育馆的交通要道,沿着大桥往上往下两公里水域,是水警执行安保任务的重点控制水域。
对于水警不仅以打击犯罪为战斗目标,救援救灾也是他们的任务,而水也是对手,没有对手的凶猛就无法体现自我的高超能力。
水警潜水训练,依靠声音信号和方向去辨别大海下的‘流’,是哪个方向,又怎么去调整方向。
由此,我对“水”有了另一种质的认识,水警赋予了“水”超常的意义,房磊他们在水中找“流”的方向,那是与生命与意志与信念紧紧相连的。
作者简介夏晓露,笔名夏子。供职于广东省公安厅新闻中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签约作家,散文分会副秘书长,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研修班学员。发表作品近万字。出版散文集《生死漫步》。主要获冰心散文奖、全国金盾文化工程奖、全国侦探推理小说大赛优秀奖、全国政法题材年度()优秀原创剧本奖。编辑陈计会制作
陈晨审核
夏晓露投稿邮箱:gawlswfh
.